经营西北:永元五年(93年),北匈奴於除鞬单于叛乱,刘肇派任尚将其讨灭。同年,南匈奴单于安国叛乱,被骨都侯喜斩杀。
永元六年(94年)七月,班超大破焉耆国、尉犁国、危须国、山国,并斩杀了焉耆、尉黎两国国王,将其首级传至洛阳。从此西域降服,汉朝的威势延及帕米尔高原以西的五十多个国家,这些国家纷纷向东汉送纳质子表示臣服,其中西亚国家条支、安息以及远在洛阳四万里外的海滨国家皆翻译双方语言,遣使纳贡,《后汉书》概括为“都护西指,则通译四万”。十一月,鲜卑大都护苏拔廆在任尚的统领下大破北匈奴逢侯单于叛军,斩首一万七千余级。
永元七年(95年),刘肇为了表彰班超与苏拔廆的功勋,下诏封班超为定远侯,苏拔廆为率众王。
内外政事:永元八年(96年)二月,刘肇册立贵人阴氏为皇后(即孝和阴皇后)。到永元十四年(102年)六月,他下诏废黜阴皇后,并于十月册立贵人邓绥为皇后。 由于邓绥“有丈夫之性”,刘肇便让她参与并知晓外朝政事。
永元十四年(102年)春,安定郡兵攻灭烧何羌部落,西海(青海湖)与大小榆谷之地不再有羌人进攻的可能,刘肇便在其地设立西海郡,发兵驻守,将青海湖及大小榆谷之地纳入版图。十一月,刘肇采纳司空徐防改革太学策试的建议。
刘肇十分体恤百姓疾苦,多次下诏理冤狱、恤鳏寡、矜孤弱、薄赋敛,告诫上下官吏,要求他们反省造成天灾人祸的自身原因。在他统治时期,东汉国力达到鼎盛,时人称为“永元之隆”。
—————
轶事典故:1.兄弟情深。刘肇还是太子时,就特别亲爱同父异母的皇兄刘庆,每在宫中就与他同居,外出则乘坐同一辆车马。后来刘肇即位,对刘庆的待遇更加优厚,经常与之共议私事,诸王都无法与他相比。后来刘庆年长,只好移居丙舍。
永元四年(92年),刘肇移驾北宫章德殿,刘庆得以入内居住。刘肇计划诛杀窦氏外戚,让刘庆帮忙求得《汉书·外戚传》,并在夜里把刘庆单独接入内室。刘肇诛杀窦宪后,刘庆到宫外建立了自己的府邸,刘肇便赏赐给他无数珍宝。刘庆体弱多病,经常感到不适,刘肇就朝夕到他府上问候,亲自喂他药膳,关怀甚切。
刘庆仪容威风,进退可观。汉和帝即位后,大小政事,常和刘庆商议。刘庆便更加谦逊谨慎,每当在朝会上就穿着低于自己藩王等级的侯爵级别的衣服。
永元十五年(103年),发生日食,百官奏请让刘庆等王侯前往封地。刘肇却说天降异象是自己个人过失,让刘庆继续留在洛阳。
刘肇驾崩后,刘庆在前殿大哭,吐血数升,因而患病,第二年回到封地时便因病去世了。
2.借宦夺权。在刘肇夺回政权的过程中,参与者除了清河王刘庆与大臣丁鸿之外,宦官郑众也帮助刘肇在《汉书·外戚传》中寻找皇帝诛杀外戚的故事,为刘肇的决策提供了更多参考。虽然郑众所提出的建议并未被刘肇采纳,但当时大多宦官都依附窦氏外戚,唯独郑众一心忠于汉室,不巴结窦氏一党,得到了汉和帝的信任。
刘肇夺回权力后,派郑众到皇后所居的长秋宫任职,担任大长秋,成为阴皇后的近侍。而在进行策勋班赏的过程中,刘肇注意到,郑众总是推辞的多,接受的少,这种谦逊仁爱之心,很得刘肇的赞赏。因此,刘肇常与他商量事情,所以史书上说:“中官用权,自(郑)众始焉”。
3.问政后妃。汉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宫,为皇后和诸贵人讲学,并让皇后和诸贵人都拜她为师。他还经常询问后妃们对政事的见解,而邓贵人(邓绥)每次都谦逊退让,让阴皇后先进言。阴皇后的回答对刘肇没有帮助时,邓绥才不得已回答刘肇的问题。邓绥博览群书,博学多识,且“有丈夫之性”,后来,刘肇便改立邓绥为皇后,并让她参与并知晓外事(外朝政务)。
4.罢贡荔枝。南海地区进献龙眼、荔枝,为了满足朝廷需要,往往“十里一置,五里一候,昼夜传送”,经风历险,劳民伤财,死者继路。
永元十五年(103年),临武长官唐羌上书指出交趾七郡上贡之路太过艰辛,并有人死在路上。刘肇得知后,当即下诏:“远国珍羞,本用于供奉宗庙,但如果有对百姓有伤害,怎能算是以爱民为本呢?以后让太官不要再接受荔枝的进献了!”于是便免除了交趾地区的龙眼、荔枝之贡。
宋人苏轼曾拿此事与唐玄宗对比,作《荔枝叹》:“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完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