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
超小超大

自然哲学(二)

选自《后康德的时间和空间理论》

谢林在他最后的或“肯定哲学”中得出了与魏瑟非常相近的结论,其意义本质上也是建立在克服片面的黑格尔式泛逻辑主义上的。谢林是后康德哲学的第一个时期的三位伟大哲学家中唯一一位明确无误地放弃康德认识论并将先验实在论作为唯一可行的观察方式[Anschauungsweise]的人,作为他最后一个体系的基础。叔本华把他的形而上学建立在先验感性论的学说上,他不加批判地接受了这些学说,并通过这种πρῶτον ψενδος把自己卷入无数的困难和矛盾之中,而黑格尔虽然在原则上与康德的理论决裂,但他没有在任何地方明确表达自己对这一决裂的看法,而是将自己的观点留在了一个不明确的模糊地带。谢林感受到了康德式见解的不可行性,自觉地放弃了这些见解,并在他的《自然进程阐述》(Darstellung des Naturprozesses)中,频繁且明确地表明了他对康德的立场。必须说,这种决裂实际上已经随着他在自然哲学中向客观观念论的过渡而完成了,他宣布主观的表象世界和自然的客观世界是一个绝对主客体的平等侧显,而这包括这样一个命题:即使没有直观着的主体,空间和时间中的客观世界也定在着。然而,谢林自己并没有得出这个结论,他也没有始终保持他的实在论立场,因为与康德和费希特相比,他确实效忠于客观观念论,而不是真正的实在论。他只在他的肯定哲学中达到了这一点,因此,我们的任务是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老年谢林发展的这一最后阶段,因为只有从这里我们才能收集到他对当前问题的最终和本真的判释。

在这一点上,不妨再进一步,一方面是因为与谢林的大多数晚期作品相比,他的《自然进程阐述》(根据他的手写遗稿发表在《全集》第一部分第十卷中)相对来说鲜为人知,但另一方面,也主要是因为如果不了解它在谢林作品中出现的语境,就很难弄清楚他的空间和时间观。此外,由于我们在其中——在将在谢林之后讨论的哲学家的版本中——看到了相对最高的洞见和对问题最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因此,在这之前尽可能简要地介绍一下谢林的本原学说也不为过,即使乍一看它似乎与我们的任务没有关系。

谢林区分了三个本原,从它们的相互作用中首先产生了可认识的以及可被认识的整个现实性。第一个是实存的主体,就其先于存在而言,它本身尚不是存在者,然而,也不能说它不是存在者;因此,自为地观察,它是纯粹的能够,单纯的存在之潜能阶次,作为这种潜能阶次,它可以从其纯粹的主体性或潜在性中拔升,从潜能转变到现实[a potentia ad actum],以便自为地成为存在者。它是“存在的吸引点”[Anziehungs punkt des Seins]。随后必须被视为与之离置的第二个元素的,是一个同样纯粹的客体,在自身中不受任何主体性的激动(I. 10 . 303 ft.),谢林称它为“纯粹存在”, 与那个第一位的、“原始状态的”[urständlichen]存在相比,也是“对象性的存在”[gegenständliche Sein] 。第一个本原自为地是盲目的、狂野的、无边界的,因此也是不可理解[verstandlose]的存在,就像柏拉图式的άπειρον,它自为地永不会被认识,而第二个本原则是与第一个本原相对立的尺度性的、规定性的,并且通过它也是其可认识性的原因,是前者的主观生成(subjektiv Werdens),就像毕达哥拉斯派的περαῖνον,他们也说它是τὀ εἰδοποιοῦν(Eidos-形式和格式塔,但也是概念)( I. 10. 242 ff )。两者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离开另一个而持存;两者一起首先摆出[stellen]存在者,但尚不是真正的存在者;因为真正的存在者只有在主体和客体合一(不可分割的主体-客体)的地方才存在。然而,这是第三个本原,没有这个本原,就无法解释已经生成的存在,因为只有这个本原将两个最初的本原设定在相互关联中,从而对这个过程进行中介。如果我们用-A标记第一个原始存在,用+A标记对象性存在,那么这第三个就等于±A。

如果我们扪心自问,这三个本原应当如何理解,谢林急于避免任何具体的指定,很明显,第一个,正如谢林正确地称它为“实在”本原,那个纯粹的能够,υποκείμενον,过程的基底[Unterlage]或物质,除了“不受约束和盲目的”意志,没有别的意思,正如它也被叔本华确定的那样。然而,第二个“观念”本原是理念,它自在地是纯粹被动的和不抵抗的,被意志攫取为它的客体,并且根据它蕴含的逻辑必然性,现在为盲目的强盗[Räuber]照亮了道路,把这个躁动和无拘束的东西引导到适度的[maassvolle]、规范的道路上。最后,第三个本原是主体和客体的合一,并中介两者之间的关联,谢林本人将其规定为 “精神”(249),意志和理念作为属性与之相关。通过走出其纯粹的无差别并进入这个过程,它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差异化[differenziert]了自己,以便回到绝对同一性。但是,为了完全解释这个过程,必须假定在三数目的本原中,有一个本原是以应在的方式存在的,所以先于它的本原不能是应在的,而是应当被否定,即被扬弃的;因此它必须引发这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一般来说只能起到废止它的作用,使它的干扰性影响无害化(248)。那么,既然应在最终是过程的目标或终点,谢林也把这称为第三个本原,但必须坚持认为,根据上述情况,精神只是再次处于主体和客体的静止或同一状态,但它本身已经在过程中并伴随着过程,而不仅仅是在过程之后,否则人们很容易由此得出错误的结论。

不幸的是,我必须避免在这里更详细地讨论谢林的本原学说,而要提到E.v.哈特曼在《谢林的肯定哲学作为黑格尔和叔本华的统一》(Ges. Stu dien 11. Aufs. D)中的出色阐述,通过对谢林隐藏在神秘主义和神学装饰下的许多零散暗示的汇编和清晰陈述,为哲学赢得了真正的功绩。

那个扰乱了纯粹无差别的安息,使个别环节自为存在,相互排斥,从而引发过程的本原,当然不是别的,就是意志。在其中–A从单纯的潜在性,即能在的状态,转变为存在,因此成为不等同的和一个他者=B,并且作为这样的东西,作为暂时最终的存在者(vorerst aus schliesslich Seiende),与更高的潜能阶次+A相矛盾,因为它和前者一样有存在的权利,现在必须发挥作用,以使自己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因此,以前是客体的东西现在必须成为与B有关的主体。在太一中(即前现实存在者±A)的本原的这种颠倒,在其中是主体的东西(-A)成为客体,是客体的东西(+A)成为主体,就是谢林所说的Universio;这一进程[Vorgangs]的直接结果是被颠倒的太一Unum versum,即Universum(I. 10. 309-311)。现在,+A不可能一下子打破B的权力;相反,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B越来越多地被扬弃,回到它以前的-A状态。+A的第一个效果[Wirkung]仅限于对B的分割;它还没有给B带来变化或内在的转变,而只是一种量化[Quantitirung],就像对它的分解一样:B不再是排他的存在者,而是将自己闭合在存在者的系列[Reihe von Seienden]中,一个由无限的实存者[unendlichen Existenzen]组成的体系,其区别只取决于这个更高潜能阶次的本原使自己可以接触和克服的不同程度(312)。这种不同主体的无限性目前仍然单纯潜在地包含在B中。“那么,它必须再次被认为是一个后起的环节,在这个环节里,B(仍旧排他存在的主体)现实地放弃了这种排斥,从而现实地把它的可能性,即迄今为止单纯潜在地包含的主体,从统一性的约束中释放出来,使它们自由地反对自己和彼此反对”(313)。随着这些东西的释放,它们作为单纯的可能性被包含在其中的主体本身也进入了广阔[Weite]和自由,即进入了已经做出决断[entschliessenden]的主体所预见到的作为自身的出路[Auskunft]的空间,同时作为每一个主体在其位置上(这也被预见到了)——不受其他主体的触动——自为地进入现实的实存的形式(313-314)。

在这种空间和时间的推演中——很明显,它们也是在过程中同时被给予的——真和假彼此混合。这首先与他的第二个本原+A的本性构成了一个生硬的矛盾,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这可以理解为-A分配了理念,前者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一个活跃的角色。纯粹的,即无潜能阶次的存在,无关心的、无力抵抗的理念,如何使自己作为潜能阶次来对抗意志,以便把它赶回它以前的单纯的潜在状态,这是完全不可理解的,只能从以下事实来解释:谢林违背他更好的知识和他自己的陈述,想为所有三个本原保持一个意志,以便让它们后来变成神圣三一性的三位格,而没有意志就不可能是位格 ( vgl. v . Hartmann : Ges . Studien S. 701 Anm )。同样,也只能在一个非常不本真的意义上说,在这样的意志中,不同主体的无限性目前只是潜在地现存[vorhanden],因为这些可能性只能以观念的方式被给出,即包含在理念中,而不是包含在意志中,意志自在地是盲目的,没有理性的,它只有通过抓住理念作为它的客体,把它分割成其个别环节的多样性,才会从它的统一性中走出,据此它自己开启成一个“无限实存者的体系”。通过在这里把理念引向逻辑过程,它在每一环节都用对过程最富有成效[ersprießlich]的内容来充实自在地是空洞的意志,从而把整个过程引向它的终点,而不可能在这里谈到理念的意志,这本身就是一个严重矛盾。这些更正将我们直接引向我们想作为该系列的最后一个关注对象的哲学家。但在这之前,我们应该再提一下谢林关于这个问题的几个说法。

谢林不同意康德对空间和时间的单纯主观性的证明(I. 10 . 315-318)。康德理论背后隐藏的真理是,空间是如此被动,如此绝无主体,非实在的东西,同时又是如此先天的东西,无法从事物中抽象出来,以至于我们不可能把它自己的存在[Subsistenz]归于它。它本身不可能存在,因为其中没有主体,但它毕竟存在,这也无可否认(320)。将空间视为人类主体的单纯表象,是无法解决这一矛盾的。“在哲学还是某种全新的东西的时代里,在哲学的理念还被视为时代宠儿的表演的时代里——在这个时代,哲学尚未起决定性作用,相反,它只被视为深思熟虑的理智——,哲学尽可能地远离一般的公众信仰,不管在这个莱布尼茨——这是德意志土地上第一个有自主意识和哲学创造力的精神——脱颖而出的时代,还是在这之后的康德出现的时代——这是一个平庸和精神变得散漫的时代——,人们都对一般人类知性指望过多、苛求过甚,而在我们当下正在经历的这个时代,人们不会让自己再落人这种不切实际的指望和苛求中,并且不会再像前一个时代那样,偏爱那种只知道通过把本该解释的东西撇到一边来帮助我们进行知识的解释”(321-322)。谢林认为,如果空间中没有主体,那么也许它就是一个幽灵,一个主体的幻象,它总是在后退[weicht],回撤[zurückzieht],可以说,为一种多样性让出位置,即给它腾出空间,这种多样性替代它进入现实性。“不同实存者如何拥有一种殊异的多样性,并且在空间中获得一种定在,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可能认为空间乃是作为某种在一切时间的开端就一劳永逸发生,随后就不再发生的东西。相反,空间自身应被设想为一个永恒的,也就是持续不断存在着的存在者。所以它不应被设想为一个一劳永逸完成的存在者,而是一个在每一个环节里被一再设定,通过一种持续不断自行复返的对独一的绝对主体进行的否定活动而得到设定的东西。通过这种对排他性独一主体的否定,也就从中产生了现在囊括着一切的空间,它就仿佛是万物的虚位,因而作为虚位,就留下了那种佛绝对的无主体性的状态”(322)。 由此,空间的所有特性可以被解释(327)。所以,空间不是第一者[Erste],第一者乃是物质性的力量,是绝对者的最初显现,空间性则是一种形式,它不断被这些力量所设定,并在其中进入彼此的关联。然而,这种不断的设定也创造了时间,不是作为一种绵延过程的空洞形式,因为这和空洞的空间一样,是纯粹主观的,仅仅是对实在定在的抽象,而是作为一种必须在过程且与过程一起被给予的形式,同时也被接受[angenommen]为与过程一起的现实。

虽然谢林在他的自然哲学中没有对空间进行专门的研究,但他的物质哲学[Philosophie der Materie]已经包含了相当类似的见解,人们可以说,他后来的判释在这里已经预先形成了它的萌芽。对于原子论,谢林假定个体原则具有始源的杂多性;但与此相反,他否认它们真的是物质粒子(机械原子),而是把它们规定为始源和简单的活动者(力)(Werke III. 22 ff)。通过这种“动力原子论”的假设,所有物质都因此被规定为一个力的系统,事实上,谢林与康德一样,假设了物质的两种基本力,即排斥力和吸引力,没有这两种力,物质就无法持存。因为物质充满一个空间的事实只能从一个在所有维度上都是排斥性的力来把握。但是,如果这种排斥力没有被另一种力量所阻止,那么物质就会自行分散到无限远处(Werke III. S. 99)。 谢林的动力原子(“自然单子”)是不可分割的,就像原子论者的机械原子。但不可分割的东西不可能是物质,因此必须超脱物质。因此,如果物质是填充空间的东西,那么那些始源活动者本身并不在空间中,它们比作为空间更多(先于广延[extensione prior]),物质是它们的产物,因此它们设定了空间。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雅家:六大天王 连载中
雅家:六大天王
77小X
原创男主角女主角
4.0万字2个月前
茈椛 连载中
茈椛
凌苪玥
这是一个为了修为连人性都可以丢去的世界,但女主不清楚,在某天她得知了自己椛人的身份,她乐观应对,故事由此展开
0.3万字2个月前
ch:平行恶世界人到来 连载中
ch:平行恶世界人到来
任彼安
先看第四章!人设cp!全员恶人的平行世界与主世界开始融合,相敌,相对,相帮,相助,背后又是何人在操控,而最后的结局是完全融合还是彻底分离呢?
5.5万字2个月前
天道?呵,本神女可是创世神! 连载中
天道?呵,本神女可是创世神!
江边月皎皎
啧啧啧,似乎在这个平台修仙文没什么流量啊。...洛璃月自出生以来,就位居高位,受尽宠爱。可就在某一天,她娘亲爹地全都莫名失踪,而她被人掳走。......
0.4万字2个月前
林晓晓 连载中
林晓晓
多吃一点米
故事设定了基调和背景,接下来的故事将围绕陆霆骁和林晓晓之间的关系发展,以及他们如何共同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和阴谋
2.1万字1个月前
顾影自须怜 连载中
顾影自须怜
某懒
一白衣一青袍,两人相伴同行,云游四方,揭开世间百态,有喜,有悲,有离别,有相逢,同在一起便是最好…
4.1万字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