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的小数部分,所有的奇数位就是原数x小数部分的数字,所有的偶数位就是原数y小数部分的数字。这个操作只针对小数部分,并且不产生进位,使得整数部分没有任何变动,还是0,所以0≤z≤1,z仍在区间[0,1]上,根据它肯定能在右边线段上找到一个相应的点。于是一个平面上的任意一点,通过这个操作,都可以映射到一条线段上的一点,即P(x,y)→Q(z),2维对上了1维。那么这个操作的逆操作,由1维去对2维,也是可行的。假设线段上的一个点Q(z):
z=0.c₁c₂c₃c₄c₅c₆ . . .
将z中小数部分的所有奇数位摘出来,并令为x,
x=0.c₁c₃c₅ . . .
剩下的所有偶数位则令为y,
y=0.c₂c₄c₆ . . .
然后把x、y组合成一个二维坐标P(x,y),循着这个坐标必然可以在左边平面上找到一个相应的点。于是一条线段上的任意一点,通过这个操作,都可以映射到一个平面上的一点,即Q(z)→P(x,y),1维对上了2维。
综合以上两点,康托得出结论说,2维的实数跟1维的实数可以一一对应。
有了前面一系列铺垫,我们已经能够做到对无穷的对象进行精确度量,所以只要简单算一下就知道康托的证明是有问题的。闭区间[0,1]当中,即在0到1之间的所有可区分数是∞/10个,算上不可区分数,一共是∞²/10个。这个数就是右边那条线段上所有实数的数量。那么左边平面上有多少个实数也是可以算出来的,相当于是求正方形面积,即
(∞²/10)×(∞²/10)=∞⁴/100,
在数轴上将∞⁴/100和∞²/10标记出来,∞⁴/100肯定是在∞²/10后面,意即左边平面上的实数肯定比右边线段上的实数要多。无可否认∞⁴/100和∞²/10都是无穷数,在数值上它们是相等的,但在数序上∞⁴/100要后于∞²/10。这个差异通过“1对1”是可以准确反映出来的。但是康托为什么得出了一一对应,两者一样多的结果呢?
问题就出在那个将小数部分合并和分拆的操作上。
无穷小数的小数位数,尽管可以有无限多,但它的有效数位是有限的,也就是说
1 1 1 1
──,──,──,...,──,0,0,...
10¹ 10² 10³ 10ⁿ
这个递减的等比数列,一直递减下去,它一定会递减到0。或者说这个数列是收敛的,亦或者说这个数列是存在极限的。到0之后,就全是0了,位值为0的数位是无效的。前面我们已经计算过无穷小数的有效数位是lg∞-1,lg∞-1之后就是无效数位了。
试想线段上的一个实数z,它有lg∞-1位小数。将它的一半给x,另一半给y,然后将x、y归并为一个坐标P(x,y),再根据这个坐标在平面上找到相应的点。按理说,z有lg∞-1位小数,x和y也应该有lg∞-1位小数。但是它们从z那里分得的小数位数只有(lg∞-1)/2,意味着只有前面一半,后面一半只得用0来填充。也就是说,从线段上的点Q(z)映射到平面上的点P(x,y),这些被映射的点,它们的坐标x、y的小数部分的后半段都是0,于是那些后半段不是0的点就统统映射不到了。所以从线段到平面的映射,不是一个满射。
再看从平面上的点向线段上的点进行映射。为了避免不易察觉的遗漏和重复,可以先将平面上的一部分与线段一一对应。
先将正方形底边上的所有点一一映射到右边的线段上了,即平面上的点P(z,0)与线段上的点Q(z)一一对应。映射完之后,再来映射平面上剩下的其他点。对于这些点P'(x,y),其中0≤x≤1,0<y≤1,还是按照康托的操作将x、y的小数部分错位相合,得到的一个无穷小数z。这个z是否仍然在线段上,并且没有被映射过呢?
正方形底边的长度为1,与右边线段的长度为1,这两个1是相同的度量单位。底边线段有多少个点,右边线段就有多少个点,它们之间一一对应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并且不存在遗漏或者重复。也就是说从P(z,0)映射到Q(z)是满射,那么,接着从P'(x,y)映射到Q(z')。x有lg∞-1位小数,y也lg∞-1位小数,将两者的小数部分错位相合,得到的实数z'就应该有2(lg∞-1)位小数,看着就比原来的z多一倍的小数位数。但有效的仍然只是前面靠近小数点的lg∞-1位小数,后面的lg∞-1位小数无效,可以弃而不计。那么考察这个z'的有效部分,就和原来的z没有什么不同,都是lg∞-1位小数,每位小数都是0-9之间的某个数字,它的值必定出现在下面这张列表之中:
0.000…000
0.000…001
0.000…002
…
0.999…998
0.999…999
这张列表就是0到1之间的所有无穷小数,它在从P(z,0)到Q(z)的映射中,就已经被全部映射过了,后面继续从P'(x,y)到Q(z')进行映射,结果就只能是重复映射。所以,从平面到线段的映射,不是一个单射。
既然从平面到线段不是一个单射,从线段到平面又不是一个满射,既不是单射,又不是满射,哪来的一一对应呢?或许是康托大意了,以为只要能将平面上的点映射到线段上,将线段上的点映射到平面上,就完事了,没考虑过这个映射可能存在重复或者遗漏。可想而知,基于同样的方法去证得3维,4维,…,n维,乃至无穷维的实数均与1维的实数能够一一对应,都是靠不住的。
新旧观念的较量
三层实数代表一种新实数观,而通常理解的有理数加无理数则是一种旧实数观,新旧之间,不可避免终有一战。三层实数对阵一层实数,三打一,何况有理数加无理数是否构成一层能够完全覆盖一条直线的实数,还得另说。并且三层实数中的显实数,是完全包含有理数加无理数的,也就是说,通常实数有的三层实数都有,通常实数能做的三层实数都能做。所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一战打不打,输赢已定胜负已分。
三层实数赢,赢在点与0在最底层的联姻,点的几何性质与0的算术性质有着惊人的一致,这就是天造地设的夫妻相,可遇而不可求。它们结合之后,也好得没话说,点到哪里0就到哪里,线有多长数就有多大。通常实数输,也就输在这个起点上。虽然它追求的目标也是有一个点相应就要有一个数,但它不是从点与0的对应开始,而是从自然数开始,通过数系扩张来实现对直线上点的覆盖。要知道这是很难的,一头一尾,两处都难。
开头的自然数从哪里来?——最省事的回答,自然数是上帝创造的,一句话就完了。当然作为数学家不能这么轻易甩锅,他们给出了两套方案。一套是为自然数设定自然数公理,以皮亚诺公理为代表;一套是构造抽象的集合,以集合的基数来指称自然数,始作俑者是集合论之父康托。这两套方案能够准确回答自然数从哪里来吗?
皮亚诺公理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后继数”,在将“后继数”限定理解为“+1”运算之后,从“0”开始,0是一个自然数,0的后继数也是自然数,即0+1=1;1的后继数也是自然数,即1+1=2;…。依此不断地进行后继运算,就能不断地生成自然数。但这个纯粹的“+1”运算终究是得不到无穷数的。也就是说,对于自然数本身有无穷多这个事实,它是不能给予定量描述的。
至于康托的方案,只要深刻理解了数的抽象性,知道它是不依赖于任何他者而独自存在的数学实体,跟集合没有半毛钱关系,你就明白集合的基数只能算是自然数的一个应用实例,只不过它比较抽象而已。一个实例当然说明不了自然数的本体,如同一个苹果说明不了什么是自然数1,两只耳朵也说明不了什么是自然数2。数学家们也知道确实说明不了,干脆不说明,在康托朴素集合论之后的公理化集合论中,数学家们拿出一条公理,直接规定:存在一个包含所有自然数的集合,并且它有无穷多个元素,称之为“无穷公理”。这等于变相承认自然数是上帝创造的,人类在自然数面前无所作为,唯一能做的就是以公理之名承认它存在、承认它有无穷多,然后便可以安心地使用它。总之,锅还是甩出去了。
两套方案都不尽如人意,这个问题确实很难,所以也不必苛责数学家。既然数学家都能安心地使用自然数,我们就更没有理由担心了,拿来用就行。自然数往后,引入减法,就能将自然数系扩张到整数系;整数往后,引入除法,就能将整数系扩张到有理数系。有理数往后,数学家们认为只要想办法把无理数包含进来,就能将有理数系扩张到实数系。这又是一个天大的难题,数学家们为此也是抓破脑袋想尽办法,其中尤为著名的是戴德金分割。
开区间与确界原理
在进入戴德金分割讨论之前,我们先来看这么一个问题。
考察实数轴上的一小段区间[0,1],这是一个有限集,有上下边界,上边界为1,下边界为0;或者换种说法,它有最大数,最大数为1,有最小数,最小数为0。这样的区间一般称为闭区间。就着这个闭区间,我们将0和1这两个端点去掉,注意哦,仅仅是这两个端点,其他的都不动,结果变成了一个没有端点的开区间,记作(0,1)。[0,1]与(0,1)相比,前者包含0和1,后者不包含,这是它们唯一的区别。那么问题就是开区间(0,1)有上下边界吗,或者说它有最大数、最小数吗,又或者说它真的没有端点吗?——老话说“慈母手中线”,难道慈母剪掉一个线头,手中的线就没有头了吗,没有头的线是什么样子的?——倘若果真如此,那就非常诡异和耐人寻味了。
其实不用犹豫和迟疑,本着常识就可以回答:有。
直线是由什么构成的?直线是由点构成的,是由点一个挨着一个构成的,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周围都是点,并且点与点之间没有间隙。将数轴上的[0,1]区间放大来看。
0点的右侧是一个点,这个点对应的实数是0+0,将0这个端点去掉之后,它就是接下来自然而然的端点;1点的左侧是一个点,这个点对应的实数可以简单表示为1-0(具体可以表示为0.999…998+0×ω,即它是一个收敛到0.999…998的不可区分数,而0.999…998是1之前距离1最近的可区分数),将1这个端点去掉之后,它就是接下来自然而然的端点。将闭区间[0,1]同时去掉0和1这两个端点,注意哦,仅仅是这两个端点,其他的都不动,剩下的部分则同样是一个有着端点的闭区间,即[0+0,1-0]。这个闭区间与所谓的没有端点的开区间(0,1)是同一个区间,这在示意图上肉眼可见。意思很明确,开区间(0,1)也是有端点的,它可以等价地转写成闭区间[0+0,1-0],其端点分别是0+0和1-0。有端点就意味着它有上下边界,有最大最小数。那有没有转不了闭区间的开区间呢?
有的,那只能是无限区间,但这里讨论的[0,1]和(0,1)都是有限区间。对于这些有限区间,数学家们还没有可区分数与不可区分数的概念,并不知道实数是由可区分数加不可区分数构成的,未曾想数轴上还有像0+0和1-0,这种既不是有理数也不是无理数的不可区分数的存在。正因为心中没数,数对应的点自然也没了,所以他们就误以为开区间(0,1)是没有端点的,是没有上下边界的,是没有最大最小数的。由此导致一系列错误结论地产生。
将区间[0,1]与(0,1)进行比较,前者有端点,后者没有端点,但是两者中都有0和1。对于前者[0,1]来说,0和1是端点,是上下边界,是最大最小数。那么对于后者(0,1)来说,0和1又意味着什么呢?
早在1817年,捷克数学家波尔查诺首先提出确界原理,这条原理被后世数学家认为是实数理论的基石。内容是说,对于一个非空区间,如果有一个数大于或等于该区间中的所有数,这个数称为该区间的上界,那么从这个数到该区间中的所有上界中必有一个最小上界,称为上确界,即所谓“有上界则必有上确界”。反过来说,如果有一个数小于或等于该区间中的所有数,这个数称为该区间的下界,那么从这个数到该区间中的所有下界中必有一个最大下界,称为下确界,即所谓“有下界则必有下确界”。
通过确界原理来看刚才的0和1,仅以1为例,0就不展开了。
1大于或等于区间[0,1]中的所有数,所以1是[0,1]的上界,同时1也是该区间的上边界,也是该区间中的最大数。1到[0,1]之间没有其他数,所以1就是[0,1]的上确界。对于这种闭区间的情况,所谓的上确界就是区间的上边界,可以称之为“有上界则必有上边界”。
而1大于或等于区间(0,1)中的所有数,所以1是(0,1)的上界,这个没问题。由于区间(0,1)被认为不存在上边界,即(0,1)中的数只会向着1越来越大,越来越接近1,就是没有最大数。1到(0,1)之间,数学家们找不到其他数,所以就误以为1是(0,1)的上确界。
其实这不对,1到(0,1)之间,还有比1小,同时又能大于或等于(0,1)中所有数的上界存在。要知道,从(0,1)到1是连续的(这一点如果不好理解,可以将1再加回到(0,1)区间,变成半闭区间(0,1]来看),(0,1)中必有一个数紧挨着1,这个数是0.999…998+0×ω,这个数再加一个0,就到下一个数1了,因此也可以将这个数表示成1-0(意即1的前一个数)。它就是比1小的数,并且它是(0,1)中的最大数,即大于或等于(0,1)中的所有数。所以1不是(0,1)的上确界,1-0才是。很显然,对于开区间的情况,所谓的上确界仍然是区间的上边界,仍然可以称之为“有上界则必有上边界”。
既然不论是闭区间还是开区间,所谓的“确界”最终指向的都是区间上的“边界”,那么是否可以考虑将“确界原理”更名为“边界原理”呢,即“有上界则必有上边界”、“有下界则必有下边界”?——明显这样的表述更为准确(注意,两者的内容实质是一致的)——估计数学家是不会同意的,因为原来的确界原理,对于闭区间来说,这个“确界”是落在区间上的,而对于开区间来说,这个“确界”数学家认为是落在区间外的,其实不是。但这个被认为是落在区间外的“确界”正好为极限概念的引入,留下一个几乎是量身订制的接口。
你想啊,先是认为(0,1)上没有最大数,(0,1)中的数只会向着1越来越大、越来越接近1,那么1不就正好是这个趋近过程的极限嘛。1对(0,1)来说既是确界,同时也是极限,是极限就可以自然接入关于极限的一整套理论和方法。如果把“确界”改成“边界”,意味着从0点到1点,可以连续地经过其间的每一个点,哪怕是无穷多个点;也可以在其间的任意一个点上停下来,每一个点都可以作为终点,于是就不存在无限趋近而不可达的过程。没有这样的过程当然就没极限什么事了,数学家们历时两三百年时间精心打造的极限理论,岂不是给废了,说废就废,他们能同意吗?
戴德金分割
整明白(0,1)区间身上发生的事情之后,再来整戴德金分割,就比较容易整清楚了。
戴德金分割,其关键就是“分割”。围绕分割展开的第一个问题是,对谁进行分割,分割的对象是什么?戴德金在1872年出版的《连续性与无理数》中开篇第1节就讲到有理数的性质,并依次列出了三条,分别是:
Ⅰ,如果a>b,并且b>c,那么a>c。只要a,c是两个不同(或不相等)的数,而b大于其中一个且小于另一个。那么由于几何思想的启示,无疑我们可以将此简明地说作:b落在两个数a,c之间。
Ⅱ,如果a,c是两个不同的数,那么有无穷多个不同的数落在a,c之间。
Ⅲ,如果a是任何一个确定的数,那么数系R的所有的数落在两个类A₁和A₂之中,它们每个都含有无穷多个数;第一个类A₁由所有<a的数α₁组成,第二个类A₂由所有>a的数α₂组成;数a本身可以根据意愿算作第一类或第二类中的数,并且分别是第一类中的最大数或第二类中的最小数。在每种情形,数系R分划为两个类A₁,A₂都是使第一类中的每个数小于第二类中的每个数。
论述中,戴德金跳过了自然数和整数,直接进入有理数,戴德金要分割的第一个对象是有理数系,第Ⅲ条中的“数系R”指的是有理数系,而不是我们现在通常用“R”来指称的实数系。如果仅仅局限于有理数系,在有理数当中对有理数进行分割,那么不论怎么分割得到的都是有理数。戴德金的目标是无理数,因此必须扩大分割范围,由有理数系扩大到实数系,即以一条实数轴上的所有数作为分割对象。但是,这条实数轴上只标记了有理数,没有标记无理数,意思就是有理数是我们已知的,而无理数是我们未知的,通过分割我们要辨别出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排除已知的有理数,剩下就是未知的无理数。
由此看出,分割过程不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构造过程,而是一个从有到有的检验过程。如果实数轴上压根没有无理数存在,分割是造不出无理数的,同理,它也造不出有理数。也就是说,有理数和无理数必须事先存在,然后通过分割,我们能检验或者辨别出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仅此而已。
明确了分割对象,那么第二个问题是怎样分割?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