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形而上学,谈起来并不容易。古代和中世纪的哲学家们也许会说,形而上学是由其研究主题界定的,如同化学或占星学。形而上学是这样一门“科学”,它研究的是“存在本身”,“事物第一因”,或“不变之物”。如此定义形而上学已经不再可能了,原因有二。首先,若某一哲学家否定第一因或者不变之物的存在,这些曾被视为构成形而上学的主题内容,如今则被视为他在做一个形而上学的断言。其次,许多现在被认为是形而上学问题(或至少是一定程度上的形而上学问题)的哲学问题,与第一因或不变之物这些无关——比如自由意志问题,或心理和物理的问题。
本词条的前三节,将考察曾被视为形而上学的一系列问题,并讨论形而上学范围如何随时间而扩展的路径。我们会看到,形而上学的中心问题,在古代和中世纪明显更为统一。由此而来的问题是:是否有什么特征可以统摄当代形而上学诸问题?最后两节将讨论一些关于形而上学的本质及其方法论的近期理论。我们也将探讨此论点——无论形而上学如何被定义,它都是一项不可能的事业。
1 “形而上学”一词及形而上学的概念
2 形而上学诸问题:“旧”形而上学
2.1 存在本身,第一因,不变之物
2.2 存在的范畴与共相
2.3 实体
3 形而上学诸问题:“新”形而上学
3.1 模态
3.2 空间与时间
3.3 持存与构成
3.4 因果,自由与决定论
3.5 心理和物理
4 形而上学的方法论
5 形而上学是可能的吗?
1 The Word ‘Metaphysics’ and the Concept of Metaphysics
2 The Problems of Metaphysics: the “Old” Metaphysics
2.1 Being As Such, First Causes, Unchanging Things
2.2 Categories of Being and Universals
2.3 Substance
3 The Problems of Metaphysics: the “New” Metaphysics
3.1 Modality
3.2 Space and Time
3.3 Persistence and Constitution
3.4 Causation, Freedom and Determinism
3.5 The Mental and Physical
4 The Methodology of Metaphysics
5 Is Metaphysics Possible?
01
“形而上学”一词及形而上学的概念
The Word 'Metaphysics' and the Concept of Metaphysics
众所周知,“形而上学”一词难以定义。20世纪的新词汇,如“元语言”、“元哲学”,助长着这样一种对形而上学的印象,它是一种以什么方式“超越”物理学的学问,一种致力于超越牛顿、爱因斯坦和海森堡关注的学问。这一印象是错误的。“形而上学”一词,来源于亚里士多德所著十四卷书的合集标题,如今被我们视为构成“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本人并不知道这个词(他给属于形而上学内容的哲学分支起了四个名字:“第一哲学”,“第一科学”,“智慧”以及“神学”)。在亚里士多德去世至少100年后,一名他著作的编辑(很可能是罗德岛的安德罗尼柯Andronicus of Rhodes)将这十四本著作标题定为“Ta meta ta phusika”——“物理的之后”或“在物理的那些之后的”。而“物理的那些”是包括我们现在称之为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的那些书。这一标题大概是告诫学习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学生们,他们只有在掌握了“物理的那些”书目之后才可以涉足形而上学。那些关于自然或自然世界的(书籍),也即是关于变化的学问,因为变化是自然世界的界定性特征。
这是该标题的可能含义,因为形而上学是关于不变事物的。亚里士多德在一处将第一哲学的主题等同于“存在本身”,在另一处则等同于“第一因”。这两个定义之间有何联系,是个不错的问题,也颇为棘手。其答案可能是:不变的第一因与其所导致的变化事物间,是相融相通的。二者的相似之处,如同我们和我们经验的对象;而二者的相似处就止于此(有关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细致而详实的近期介绍,可参见Politis 2004)。
我们应否假设,‘形而上学’是一个名称,指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主题的那门“科学”?若如此假设,则我们须接受如下几点相似的陈述:
1.形而上学的主题是“存在本身”
2.形而上学的主题是“事物的第一因”
3.形而上学的主题是“那些不变的事物”
直至17世纪,就什么是‘形而上学’的主题,以上三条中的任意一条,都可被视为有说服力的陈述。但之后,相当突然地,许多会被亚里士多德和中世纪学者归类至物理的主题和问题(例如心灵与身体的关系,或意志自由,或跨时间的人格同一性),开始被归入形而上学。几乎可以这么说,在十七世纪,形而上学开始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范畴,一个哲学问题的杂货仓,容纳着那些不能被归入认识论、逻辑学、伦理学或其他哲学分支的哲学问题。(大约就在那时,“本体论”一词被发明出来,作为一门研究存在本身的科学的名称。而“形而上学”一词已不再担此职位。)后莱布尼茨学派的学院唯理论者们意识到,形而上学一词的使用,已变得比从前更具包容性。目前这一词更包容了,克里斯蒂安·沃尔夫(Christian Wolf)试图用如下方法来论证其合理性:形而上学的主题是存在,存在既可以从一般意义上考察,也可以从其所涉及的特定范畴下的对象来考察。他区分了“一般形而上学”(或本体论),即对存在本身的研究,与各种分支的“特定形而上学”,研究的是各种特定对象的存在,如灵魂和物质躯体。(不过他并未将第一因归于一般形而上学。对第一因的研究属于自然神学,这一特定的形而上学分支。)这一做法是否仅仅是个语言花招,值得思索。举例而言,理性心理学(专门研究灵魂的形而上学分支)的从业者,在什么意义上从事于对于存在的研究呢?灵魂有着与其他对象不同类别的存在吗?如此,在研究灵魂时,人不仅会了解到灵魂的本性(即它的属性:理性,非物质性,不朽性,其影响身体的能力或无能力...),还要了解灵魂的“存在模式”,并从此学得关于存在的什么吗?当然,并非全部或大多数的理性心理学家,以此身份说出的话,都有助于我们对存在的理解。
“形而上学”一词更广泛的运用,也许是因为“物理学”一词成为了一种新的量化科学——也就是我们今日所说的物理学——的名称。如此,物理学一词对于关于变化事物的传统哲学问题(以及一些新发现的关于变化事物的问题)就变得越来越不适用了。
无论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就此词当前的用法(以及过去三四百年的用法)而言,将形而上学的主题界定为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主题,则不合时宜。这种界定站不住脚,还因为有改变范式的形而上学家否认第一因的存在——目前这种否认无疑是一个形而上学的论题,还有学者坚持一切都会变化(比如赫拉克利特以及许多后来的唯物论和唯名论的哲学家),还有学者否认有一类不会改变的特殊事物(比如巴门尼德和芝诺)。若试图将形而上学描述为一个领域时,最佳出发点是考察传统上赋予它的种种主题。
02
形而上学诸问题:“旧”形而上学
The Problems of Metaphysics: the "Old" Metaphysics
2.1 存在本身,第一因,不变事物
如果形而上学现在探究的问题范围,比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所研究的更广,那些原初的问题仍然属于它的主题。例如,在形而上学的任何定义中,“存在本身”(以及“实存本身”,如果“实存existence”跟“存在Being”不同的话),都是属于它的研究问题之一。以下这些都是典型的形而上学论题:
“存在存在,不存在不存在”[巴门尼德Parmenides]
“本质先于实存”[Avicenna.转述]
“现实中的存在优于仅仅理解中的存在”[St Anselm.转述]
“实存是一种完满”[笛卡尔Descartes.转述]
“存在是一逻辑的而非真实的谓词”[康德Kant.转述]
“存在是所有范畴中最贫瘠的、最抽象的。”[黑格尔Hegel.转述]
“对实存的肯定,在事实上仅仅是对数字零的否认”。[弗雷格Frege]
“共相并不实存,而是潜存或拥有存在”[罗素Russell.转述]
“去存在就是去成为约束变量的值”[奎因Quine]
此外,似乎有理由说,对“非存在”的探究,属于“存在本身”这一主题,因而属于形而上学。(这在梅农看来是不合理的,他希望将形而上学的主题限定在“现实”上,于是并不把他的对象论当作形而上学的理论。然而,根据本文所采用的形而上学概念,他所言的[转述]“谓项独立于存在”是典型形而上学的论题。)
“事物的第一因”和“不变的事物”这两个主题持续吸引着形而上学学者们,尽管现在看来它们与“存在本身”这个主题没有那么重要的联系。阿奎那五条论证中的前三条,在任何形而上学的定义中,都是形而上学的论证。另外,不存在第一因的论题,与无物不变的论题,都算作形而上学论题。因为在当前的形而上学概念中,否定某个形而上学的命题,也是形而上学命题。没有一个中世纪后的哲学家会如此表述:
我研究事物的第一因,因此我是一个做形而上学的学者。我的同事McZed博士否认存在任何第一因,因此她不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学者,而是一个反形而上学的人。在她看来,形而上学就像占星术一样,是一门研究非存在主题的科学。
当代形而上学概念的这一特征,由萨特的一句话颇为贴切地来说明:
否认上帝的存在,莱布尼茨肯定上帝的存在,我并不认为自己比他更不像一个形而上学的学者。(1949:139)
当代意义上的反形而上学者,并不是一个否认构成形而上学主题对象的哲学家(例如早期哲学家可能说过的第一因,不变事物,共相,实质……),而是一个不认可探讨这些对象合法性的哲学家。
三个原初的主题——存在的本性、事物的第一因、不变事物——仍然是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形而上学家们的所考察的主题。而另一个主题占据了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后继者们之间的中间位置,我们可将这个主题称为:
2.2 存在的范畴与共相
我们人类把事物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别。我们常常假定,我们将事物分出的各个类别具有某种内在的统一性。在这方面,类别与严格字面意义上的集合不同。(在其他意义上二者也毫无疑问地有区别。例如,似乎看起来我们认为我们将事物分成的类——比如生物物种——在不同的时间由不同的成员组成。)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将事物分类的类是“自然”类,其成员在某种重要意义上是一致的——“种类”。我们不打算在这里对“自然种类”进行解释或定义。仅仅举例就够了。当然有些集合的成员不构成自然类:一个集合包含除一只以外的所有狗,另一个集合包含所有狗和恰好一只猫,这在任何人看来都不符合自然分类。狗构成了一个自然的类别,在把世界划分为狗和非狗的过程中,我们貌似在关节点做了区分。这一种对“自然的”的直觉理解,容易让人引出此假说。
然而,认为自然类的观念经不起哲学的严格审查,这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哲学论点。如果这个值得尊敬的论点为真,则“存在的范畴”就是个伪命题。且让我们简单地假设这一值得尊敬的论点为假,而事物确实可以分为多样的自然类——此后简称为类。
有些我们将事物分入的类比其他的更为广泛:所有狗都是动物,但并非所有动物都是狗;所有动物都是生物体,但并非所有生物体都是动物...现在,单是“将事物分入类”这一说法就暗示着有个最为广泛的类:事物的类,即那些可被归入各类的事物的类。但确实如此吗?——如果确实如此,还有与这普遍的类相比只是“略微更不广泛些”的类吗?如果有的话,我们能辨认出它们吗?——而这些类的数量是不是极其多(可能甚至无穷多)?亦或它是一些颇大且不规整的数字,比如49?或者是小而整齐的数字,比如7或4?让我们将任何这种略不广泛的类称为“存在的诸范畴”或“本体论的诸范畴”(前一个术语,如果不是后一个术语,是在关于存在本质问题上预设了一个特定的立场:即一切都是,而普遍共相的类别就是存在万物的类别。这也由此预先假定了梅农这一说法是错的——“有这样一类事物,说它们不存在是正确的”。)
存在的范畴这一主题处于“存在的本性”,以及会落入后中世纪的形而上学概念中的那些主题之间,其原因可以通过考虑共相的问题而得以显明。共相,若确实存在,乍看来就是指属性或性质或特性(即“延展性”或“白性”),它们被认为普遍“存在于”事物的类别和关系中(例如“在...以北”),普遍存在于事物序列类别的成员中。“乍看起来”:尽管性质和关系这两项是最常被提出作为共相的例子,但可能仍有其他事物也是共相。或许,小说《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作为共相存在的作品,它以某种方式存在于这部小说每一本有形的印刷书本中。或许,“马”这个词是共相,它存在于这个词的可听见的许多次发声中的每一次。 又或许自然类或种类本身是共相——或许有着“马类”或物种“家马属”这样不同于其定义性属性“是匹马”或“马性”,又在某种意义上在每匹马上都“出现”的事物。(也许“作为马”与“作为马或小猫”这两个属性之间的一些区别,可以解释为什么前者是一种事物的界定性的特质,而后者不是。也许前者存在,后者不存在;也许前者有“自然性”这种二阶属性,而后者没有;也许前者比后者更容易被智力理解。)
共相存在这一论题,或其“潜存”或“有是”的观点,被冠以“实在论”、“柏拉图实在论”或“柏拉图主义”等不同名称。这三个称呼都是可商榷的。亚里士多德相信共相的真实性,但称他为柏拉图主义者或柏拉图实在论者,则是不恰当的。而“实在论”已经成为一个涵括形形色色哲学论点的简单的表达。认为共相不存在(没有任何潜存;没有任何形态的存在),这一论点一般被称为“唯名论”。这一称呼也是可商榷的。一度,那些否认共相存在的人喜欢说类似这样的话:世上没有“是马”这种东西:只有[nomen, gen. nominis]“马”这一名称,它仅仅只是一阵低沉的声音[flatus vocis]。
假如早先唯名论者尚未意识到,现今的唯名论者则弄清了——如果“马的名字”这一短语指定了一个对象,那么它所指定的对象本身就是一个共相或与之十分相似的东西。它不会仅仅是一阵低沉的声音,而是许多阵声音的共同之处;这一声音共相是其象征性标志(或者语言符号)。
唯名论者和实在论者之间的古老争论一直持续到今日。绝大多数实在论者假定,共相构成了存在的一个范畴。这一假设当然可以毫不荒谬地受到质疑。也许有着一个包括所有共相,但也包括其他事物(而又不是所有事物的类)的自然类。也许,举例而言,数字和命题并非共相,也许数字、命题与共相都是一类“抽象对象”的成员;这类“抽象对象”不包含某些事物。或者,也许有“泰姬陵的白”这样的事物;也许这个对象与共相的“白”——但非泰姬陵本身——都归于“属性”这一类。让我们将这样一个类称为一个本体论范畴的恰当子类,一个既不是所有事物的类、也不是本体论范畴之一的类,称为“本体论子范畴”。也许,共相事实上构成了存在的一个子范畴,是“抽象对象”范畴的成员。但极少有哲学家会假定共相是某49个子范畴的成员之一,更不用说是大量或无限的子范畴。绝大多数相信共相实在性的哲学家会想说,如果共相不构成一个本体论范畴,也至少构成“较高”的子范畴之一。
假如狗形成一个自然类,这个类就是我们定义的一个本体论的子范畴。毫无疑问,这一类将是许多子范畴的一个亚类:犬科,哺乳动物类(在生物学意义上)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子类别,最终达到一些非常广泛的子类别,如“实体”或“物质对象”。因此,尽管狗可以组成一个本体论的子范畴,这一子范畴不同于“共相”范畴,是“较低”范畴之一。这些反思表明,“存在的诸范畴”这一主题,应被理解为既包括严格意义上的范畴,也包括临近它们的子范畴。
“存在的诸范畴”这一话题,是否属于“旧”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基于柏拉图的形式理论(共相、特征)是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反复出现的主题,这一说法是可以成立的。在形而上学中,柏拉图关于形式的两个中心命题受到了猛烈的批评:(i)如果存在的话,那些“不活跃\不变”的事物(形式)可能是最首要的存在,即“最真实”的事物;以及(ii)事物的特征与它们所从属的事物“分开”存在。我们在此只关心(ii)。用学院派的术语来说,这种批评可以这样说:柏拉图错误地认为共相先于对象存在,而正确的观点是共相存在于对象之中。正是因为在形而上学中,关于共相问题的这一方面,无论共相存在于前,还是存在于后,都在形而上学中得到了详尽的讨论,因此,可以有力地证明,共相问题属于旧的形而上学概念。(在21世纪,共相究竟是存在于前,还是存在于后,这个问题在21世纪是有争议的,就像在公元前13世纪和公元前4世纪一样。)如果我们真的认为共相问题属于旧概念上的形而上学,那么,既然我们已经把旧的观念自由化了,我们把否定形而上学的立场,也看作是形而上学的立场;应用这一当代规则,我们不得不说,在旧概念下,共相是否存在是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因此唯名论也是一个形而上学的论题。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