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
超小超大

形而上学(完结)

二元论者试图回答这些问题,由此产生了许多形而上学理论。有些之所以不那么成功,是因为内在的哲学意义不大。例如,C.D.布罗德(D. Broad)提出(1925:103-113),思维通过瞬间改变大脑中某些突触的电阻来影响身体(从而改向各种电流脉冲,沿着阻力最小的道路进入其他路径)。他假定,这并不意味着违反了能量守恒原理。但是,似乎不可能假设一个主体可以在不消耗能量的情况下改变物理系统的电阻,因为要做到如此,就必须改变系统的物理结构,这意味着改变力所作用的物质粒子的位置(比如转动变阻器或可变电阻器上的旋钮:人必须消耗能量才能做到这一点)。如果这个例子有什么哲学意义的话,那就是:它阐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在不违反能量守恒原理的前提下,不可能想象出一个非物理的东西能影响(经典)物理系统中的行为的方法。五花八门关于心理的二元论理论,以不同的方式来处理身心交互问题。被称为“二元互动论”的理论,本身并没有对这个问题提出任何解法,尽管它的各种支持者(例如布罗德)已经提出了解决方案。

“偶合主义”简单地承认,物理系统的行为对非物理事件的“局域”反事实依赖,需要奇迹。前定和谐理论,用“全体”代替局部反事实依赖,来解释主体的心理状态,如何引发主动的物理运动,避免了守恒原则的问题,但却以巨大代价获得了这一优势。(与偶合主义一样,它以有神论为前提,而与偶合主义不同,它假定自由意志要么不实存,要么自由意志与决定论兼容。)“副现象论”简单地否认心理可以影响物理,并满足于解释为什么心理似乎看起来会影响物理。

在这些二元论理论之外,还有一元论理论。这些理论——唯心主义和物理主义——通过否认物理的或非物理的实存,来消解交互问题。(当代哲学家们更喜欢“物理主义”一词,而非旧称“唯物主义”,原因如前所述。)目前大多数心灵哲学的探究工作都以物理主义为前提,而且广泛达成共识的是,一种并不简单否定心理真实性的物理主义理论(它不是“消除主义”的理论),提出了形而上学的问题。当然,这样的理论必须在一个完全的物理世界中为心理找到一个位置,而这一位置只有当心理事件和状态是某些特定物理事件和状态时才实存。

这些理论至少提出了三个重要的形而上学问题。首先,假设所有特定的心理事件或状态与特定的物理事件或状态同一,那么部分或所有心理共相(“事件类型”和“状态类型”是常用术语)是否也可能与物理共相相同?第二,物理主义是否意味着心理事件和状态不能真正成为原因(物理主义是否意味着一种副现象论)?第三,一个物理的事物能有非物理的属性吗?如“思考维也纳”或“感知红红地”这样的心理属性,是物理有机体的非物理属性吗?

当然,最后一个问题提出了一个更基本的形而上学问题,“什么是非物理属性?” 而且所有形式的同一性理论都提出了基本的形而上学与本体论问题,比如“什么是事件?”, “什么是状态?”

04

形而上学的方法论

The Methodology of Metaphysics

从第三节的讨论中可以明显看出,形而上学的范围已扩展到超出了亚里士多德所划定的明晰界限。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回答我们最初的问题呢?当代形而上学,是否仅仅是一些哲学问题的总汇,这些问题不能被划分到认识论、逻辑学、伦理学、美学或任何一个有相对明确定义的哲学领域?或者,是否有一个共同主题,将这些迥然不同的问题研究工作统一起来,并将当代形而上学与其他研究领域区分开来?

这些关于形而上学本质的问题,又与形而上学各种理论的认识论地位问题相联系。亚里士多德和大多数中世纪的学者理所当然地认为,至少在最基本的方面看,普通人对世界的认识图景是“就其本身而言是正确的”。但许多后中世纪的形而上学家,拒绝把这当作理所当然。事实上,他们中的一些人愿意为这样一个论点辩护:这个世界与人们在开始进行哲学思辨之前所认为的非常不同,也许根本不同。

例如,在回答第3.3节中考量过的共在难题时,一些形而上学研究者坚持认为,没有具有适当部分的对象实存。这就意味着复合对象——桌子、椅子、猫等等都不实存,这的确有点令人吃惊。正如我们在第3.1节中所看到的,其他形而上学研究者乐于假设实存着仅仅可能的具体诸世界,若这一假设使得模态理论更简单、更具解释力。也许,当代这一朝向“修正主义”形而上学的开放,只是对前亚里士多德的“可容许的形而上学结论”构想的恢复或回归——芝诺反对运动真实性的论点,以及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就有所阐明。不论我们如何分类,许多当代形而上学主张的令人惊讶的性质,会给实践者带来额外的压力,要求他们解释到底在做什么。 其引出了形而上学方法论的问题。

一个回答这些问题的颇吸引人的策略,是强调形而上学与科学的连续性。依此构想,从我们最佳论证过的科学理论中,形而上学主要或专门地关注由其发展而来的概括。例如,在二十世纪中叶,奎因(1948)提出,关于抽象对象地位的“旧的/中间的”形而上学辩论应该这样解决。他观察到,如果我们最佳的科学理论在“最简洁的(一阶)量化符号”中被改写(具有足够深度,这些理论的使用者想要做出的所有推论在一阶逻辑中都是有效的),那么这些理论中的许多,若非全部,都将作为一个逻辑结果,成为对谓词F的存在主义的概括,这一F只满足于抽象对象。因此,似乎我们最佳的科学理论,“承载着本体论的承诺”的对象,其存在是被唯名论否定的。(这些对象可能不是经典意义上的共相。例如,它们可以是集合。)

以简单的理论为例,“有一些同质对象,一个同质对象的质量是它的密度(单位:克/立方厘米)和它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的乘积。”。这一理论在经典量化符号中通常改写为:

Hx和∀x(Hx→Mx=Dx×Vx)

('Hx':'x是均质的;'Mx':'x的质量,单位为克';'Dx':'密度x(单位:克/立方厘米);‘Vx’:‘x的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这个“理论”的一阶逻辑结果是

∃x∃y∃z(x=y×z)

也就是说,至少有一种实存的事物是乘积(对于某些x和y,至少有一种事物是x和y的乘积)。一个乘积必定是一个数,因为“乘积”运算只适用于数字。因此,我们的小理论,至少若按上面所示方式改写的话,从一个非常明显的意义上,就“保证”了数字的实存。因此,看起来一个唯名论者不能始终如一地肯定这一理论。(在此例子中,谓词F所扮演的角色,在奎因“观察”的抽象陈述中由谓词“…=…×…’扮演)

奎因在唯名论上的工作,激发了更宽广的探讨本体论问题的方式。据“新奎因主义者”的说法,关于抽象对象的实存、精神事件、具有适当部分的对象、时间性片段,甚至其他具体的可能世界的存在,它们的统一点都在于是关于本体论机制的问题,要求解释最佳论证过的理论的真实性。

尽管如此,新旧形而上学的许多问题并非本体论问题。例如,在因果关系的辩论中,许多参与者并不特别担心原因和结果是否实存。相反,他们想知道“凭借什么”某个事物是一个原因或结果。在心理和物理的争论中,很少有人对心理属性(在这种或那种意义上)实存的问题感兴趣。相反,他们感兴趣的是心理属性是“基本的”还是独特的,或者它们是否部分地或完全地基于物理属性。

是否有一个统一的方法论,来更宽泛地理解形而上学?有人认为形而上学研究者的任务是识别和论证多种多样的解释性关系。根据Fine(2001)的观点,形而上学研究者提供的理论服务是,哪些事实或命题是以其他事实或命题为基础的,哪些事实或命题“在实在层面”成立。例如,一个哲学家也许坚持认为桌子或者其他的复合对象实存,但认为关于桌子的事实,完全依据于点粒子的排列事实,或者波函数状态的事实。这个形而上学研究者会认为,并没有所谓“真实中的”桌子的事实,而只有关于粒子排列的事实。谢弗2010年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但他认为形而上学的基础关系不存在于事实之间,而是存在于实体之间。根据谢弗的构想,我们可以有意义地问一个桌子的实存是基于它的各个部分,亦或反之。我们甚至可以理论化地认为(正如谢弗所做的那样),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是一切事物的终极基础。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方法(Sider 2012)认为,形而上学研究者的任务是从其基本结构“解释世界”。对西德来说,把形而上学统一为一门学科的是,它的理论都是以描述世界基本结构的术语为框架的。例如,根据西德的观点,我们可以把“因果虚无主义”理解为因果关系在世界的基本结构中不存在的观点,因此描述世界的最佳语言将避开因果谓词。

应该强调的是,这些界定形而上学的方法,并不意味着我们所探讨的形而上学例子中,所有主题都是实质性的或重要的。考虑一下关于模态的争论。Quine(1953)和Sider(2012)都从各自关于形而上学本质的理论出发,认为关于模态的合理的形而上学理论的争论,某些方面是被误导了。其他人则对关于组成或持存时间的争论持怀疑态度。因此,关于形而上学本质的理论可能会给我们提供新的资源,来批判在历史上被视为形而上学的特定的一阶辩论,形而上学的研究者通常将一些辩论视为实质性的,而对另一些辩论采取轻视态度。

05

形而上学可能吗?

Is Metaphysics Possible?

形而上学也许没有内在的统一性。更强的说法是,也许没有形而上学这样的东西,或者至它没有值得被称为一门科学、一类研究或一门学科的形而上学。也许,如一些哲学家所提议的,没有一个形而上学的陈述或理论要么是真要么是假。又或者,如其他人所说,形而上学的理论有真值,但不可能找出它们是什么。至少从休谟时代起,就有哲学家提出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要么是由于它的问题毫无意义,要么由于其问题不可能回答。本词条的剩余部分将讨论一些最近关于形而上学不可能的观点。

让我们假设,我们有信心能将每一个陈述都划定为要么“是一个形而上学的陈述”,要么“不是一个形而上学的陈述”。(我们不必假设这种能力建立在对形而上学的一些非微不足道的定义或描述基础上。)让我们把称所有形而上学陈述都无意义的命题,称为“形而上学是不可能”命题的“强形式”。(曾经,形而上学的论敌可能会满足于说所有形而上学的陈述都是假的。但是,如果否定形而上学的陈述,其本身必须是形而上学的陈述,这显然不是一个可能的论题。)让我们把下面的陈述称为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命题的“弱形式”:形而上学陈述有意义,但人类永远无法发现任何形而上学的陈述是真或是假(或是很可能的或很不可能的、有必要的或无必要的)。

让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一个强形式命题的例子,即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逻辑实证主义者坚持认为,一个(非分析性)陈述的意义完全在于它对可能经验所作的预测。他们进一步认为,形而上学的陈述(显然不是作为分析真理提出的)没有对经验作出预测。因此,他们得出结论,形而上学的陈述毫无意义。或者,更好的表述是,那些我们归类为形而上学的陈述,根本不是真正的陈述:它们只不过看起来像是陈述。这就好比人体模型是看起来像人类,但实际上并不是。

但是,(许多哲学家质疑)逻辑实证主义者的中心论点:“一个陈述的意义,完全在于它对可能经验所作的预测。” 它能经受住自己所设立标准的考验吗?

这一陈述对可能经验有任何预测吗?什么观察能证明其为真吗?什么实验能证明其为假吗?似乎不会。不管这个论点是真是假,世界一切看起来仍都一样,就是如此。(实证主义者会回应说开端句是分析性的吗?这一回应是成问题的,因为它意味着,许多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拒绝接受逻辑实证主义者对“意义”一次的解释,因他们不知何故看不出,根据“意义”这个词的含义,这个句子是真的,而“意义”不是一个专业术语,而是一个普通英语单词。)

如此一来,如果这个陈述是真的,它是无意义的;或者,类似地,如果它是有意义的,那就是假的。如此一来,逻辑实证主义看上去在自认为要么为假要么无意义,以目前流行的一个短语来说,它看上去将是“自我指涉性的不融贯”。

当前“形而上学反现实主义”的倡导者们,也强烈主张形而上学是不可能这一论点的强形式。在任何反现实主义者的著作中都可能找到一条连贯的论据情况下,很难理解为什么他们和逻辑实证主义者一样,不对自指涉不融贯性的指控保持开放性。事实上,对于这样一个结论,还有很多可说的,即所有形式的强论题都会受到自我指涉性不融贯的影响。

非常抽象地说,辩驳强形式论题支持者的理由可以这样表述。麦克泽德McZed博士,一个“强反形而上学者”,认为任何一段没有通过她指定测试的文本都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她是典型的强反形而上学者,她会说任何没有通过测试的文本都代表着试图以一种语言不能被使用的方式来使用语言)。

她还进一步主张,任何一个文本,只要能合理地被定义为是“形而上学”的,必不能通过这一测试。但不可避免的结果总是如此:作为麦克泽德反对形而上学实例中的基本组成部分的多个句子,都没能通过她的测试。范·弗拉森2002年提出的一个很老练和精细的形而上学批判,可作为一个测试用例,非常简洁和抽象地呈现各类对形而上学的反驳性论点。(它声称主要是适用于以十七世纪理性主义者和当前分析形而上学为例的形而上学)。

一个可辩护的立场是:范·弗拉森反对形而上学的理由主要上是针对某些命题,这些命题虽然本身不是形而上学的命题,但却可以适用于他对形而上学命题提出的许多批评。

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这一论题的弱形式是这样的:人类心灵(也许是所有理性主体或所有有限理性主体的心灵)有一些特点,使得它不适合以任何可靠的方式抵达形而上学的结论。这个观念至少和康德一样古老,但它的一个版本比康德的要谦逊得多(且更易理解),麦金恩(McGinn)在1993年的著作中仔细地呈现了出来。然而,麦金恩Mcginn对人类心灵(作为一种进化中的偶然产物,而不单单因为它是“一个心灵”)不能令人满意地处理一大范围(包括所有形而上学问题的范围)哲学问题的论点,依赖于一些关于人类认知能力推测性且事实类的论证;因此,这一论点在原则上要服从于经验性的反驳,目前尚缺乏充分的经验性论据来支撑。对于弱论点的另一种辩护,见托马森Thomasson 2009。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相遇和你 连载中
相遇和你
樱三
李云天为天玄宗立下了汗马功劳,原本是天玄宗宗主继承人,却没想到被宗门弟子嫉妒惨遭暗算,迫不得已打开了异世界的通道,将自己元神分离进入了这个异......
4.2万字2个月前
(无限流)我就是想交个朋友 连载中
(无限流)我就是想交个朋友
麦穗花
【欢迎来到无限世界[域],在这里,特殊能力唾手可得,死亡更不是梦想,随时随地,身临其境,尖叫和欢笑,惊骇与心动,让我们——娱乐至死!】(ㅍ_......
1.3万字2个月前
御妖诀 连载中
御妖诀
月无年
“苏荼…你骗的本王好苦啊…”他等了她三万年,换来的,只是一副空壳罢了。那个曾经爱笑的苏荼,如今变成了杀人的刀。在面对君临御的时候,你的剑也会......
6.3万字2个月前
青山不知语(红线) 连载中
青山不知语(红线)
鱼头煲鸡汤
原以为自己是没有父亲的,结果等自己母亲死了才知道母亲谈了一个异世界的人,被接回去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姐姐,但这个姐姐很不喜欢她。可以说......
3.5万字2个月前
某天成为公主维塔 连载中
某天成为公主维塔
和煦的微风
希娅的双胞胎妹妹,一个普通的现代大学生,被错位的命运裹挟着穿越成一个原著中不该存在人物。(小学生文笔)(之前写过一个类似的,之后写不下去就弃......
5.4万字2周前
厄瑞波斯与光 连载中
厄瑞波斯与光
橋奈洋子
2.4万字6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