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和经验千差万别。例如,我的手指在砂纸上滑过,闻到了臭鼬的气味,感觉手指一阵剧痛,似乎看到了亮紫色,变得非常生气。在每一个案例中,我都是一个具有非常独特的主观特征的心理状态的主体。对我来说,经历每一种状态都有某种什么样的体验(something it is like),都有某种现象学特征(phenomenology)。哲学家经常使用术语‘感受质’(qualia)(单数“感受质”(quale))来指称我们心理生活中内省可达及的、现象的方面。从这个术语的广义上来说,很难否认存在感受质。分歧主要集中在哪些心理状态具有感受质,感受质是否是承载者(bearers)的内在性质(intrinsic qualities),以及感受质如何与大脑内外的物质世界联系起来。感受质的地位在哲学中受到热烈的讨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对于正确理解意识的本质至关重要。感受质处于身心问题的核心位置。
下面的条目分为十个部分。第一部分区分了‘感受质’一词的各种用法。第二部分探讨了哪些心理状态具有感受质的问题。第三部分提出了一些用以支持感受质是不可还原的和非物理的观点的主要论证。剩下的部分集中在功能主义和感受质,解释鸿沟,感受质和内省,感受质的表征理论,感受质作为内在的、非表征的属性,感受质的关系理论,最后是感受质和简单心灵的问题。
1. 术语‘感受质’的用法
2. 哪些心理状态拥有感受质?
3. 感受质是不可还原的,非物理事体吗?
4. 功能主义与感受质
5. 感受质和解释鸿沟
6. 感受质与内省
7. 感受质的表征主义理论
8. 感受质作为内在的、非表征的属性
9. 感受质的关系理论
10. 关于感受质的错觉主义
11. 关于感受质的罗素一元论
12. 哪些生物经历了带有感受质的状态?
参考文献
术语‘感受质’的用法
(1)作为现象特征的感受质。当你在油漆店里盯着一个明亮的青绿色色斑时,考虑一下你的视觉经验。你主观地经历了某种什么样的体验的经验。经历这种“体验起来如何”(What it is like)的经验和你经历暗棕色色斑经验的“体验起来如何”(What it is like)是非常不同的。这种差异就是我们常说的‘现象特征’的差异。一个经验的现象特征就是对该经验“体验起来如何”(What it is like)的主观经历。如果你被告知要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经验的现象特征上,你会发现自己在这样做时会觉知到某些性质。这些你内省时可达及的、且一并构成了经验的现象特征的性质,有时被称为‘感受质’。当皮尔士(C.S. Peirce)在1866年将‘感受质’一词引入哲学时,他似乎已经有了类似的想法。
然而‘感受质’一词还有更为受限的用法。
(2)作为感觉材料(sense data)的属性的感受质。想象一幅斑点狗的画。观看这幅画的人不仅能理解它的内容(即它表征了一只斑点狗),而且还能理解画上的颜料斑点之间的颜色、形状和空间关系。有时人们认为,觉知到或意识到一种视觉经验就像看到一幅内在的、非物理的图片或感觉材料。依此构想个例子:如果我看到一只斑点狗,我就是接受了斑点狗(感觉材料)的一种类图示(picture-like)的心理表征,对它的内省向我揭示了其内容及其内在的,非表征的特征(对应于画在画布上的斑点的视觉特征)。这些内在的,非表征的特征被感觉材料理论的倡导者们认为是这种经验对我来说“体验起来如何”(What it is like)的唯一决定因素。在‘感受质’这一术语的第二种,更具局限性的意义上,‘感受质’是感觉材料和其它非物理现象对象的内在的、意识可达及的以及非表征的特征,这些特征对其现象特征负责。历史上,术语‘感受质’最早是由C.I.刘易斯在1929年与感觉材料理论联系起来使用的。正如刘易斯使用的用法,感受质是感觉材料本身的属性。
(3)作为内在的、非表征属性的感受质。 ‘感受质’这个术语还有另一种既定的含义,它与刚才给出的含义相似,但它不要求感受质的提倡者认可感觉材料理论。无论感官经验究竟是如何被分析的——例如,无论它们是否被认为涉及到与感官对象的关系,或者,无论它们是被等同为神经事件还是被认为是物理上无法还原的事件——许多哲学家认为它们具有内在的,意识可达及的特征。这些特征是非表征性的,并且完全地决定了感官经验的现象特征。这些特征,无论其最终性质是物理的还是非物理的,通常被称为‘感受质’。
例如,在视觉经验的例子中,常常假设视觉经验有一系列的视觉感受质,如下这些都被当作视觉经验的内在特性:(a)内省可达及的,(b)可以在经验的表征内容没有任何改变的情况下改变,(c)是对象的某些直接可见的属性(例如,颜色)的心理对应物,(d)是经验的现象特性的唯一决定因素。‘感受质’的这种用法可能已经成为近年来最常见的用法。认为或曾认为这个意义上的感受质存在的哲学家包括Nagel (1974),Peacocke(1983)和Block(1990)等。
(4)作为内在的、非物理的、不可言说(ineffable)的属性的感受质。一些哲学家(例如,Dennett 1987, 1991)以一种更受限的方式使用术语‘感受质’,他们说的感受质是不可言说的、非物理的,并且不可纠正地‘给予’到他们的主体(没有错误的可能性)的经验的内在属性。否认有感受质的哲学家有时考虑的就是在这种更受限的意义上使用的(或类似的意义)感受质一词。还值得一提的是,有时‘感受质’一词依其定义就仅限于感官经验,而在其他情况下,如果思想和其他认知状态具有现象特征,那么它们被允许也具有感受质。我们因此需要谨慎对待那些宣称他们自己拒斥感受质的哲学家们的声明。一个人可以同意,在我所解释的最后三种意义上没有感受质,但仍然承认标准的第一种意义上的感受质。
在这篇文章的其余部分,我们以我在条目开头所提的非常宽泛的方式使用 ‘感受质’这个词。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感受质是存在的。稍后,在第8节中,我们将具体讨论感受质作为内在的、非表征性质的观点。
图片
哪些心理状态拥有感受质?
以下这些肯定会包括在我自己的清单中。(1)知觉经验,例如,看到绿色,听到响亮的喇叭声,品尝甘草,闻到海洋空气,摸一块毛皮的经验。(2)身体的感觉,例如,感到一阵剧痛,感到痒,感到饥饿,胃疼,感到热,感到头晕。在此也考虑如在高潮或全速奔跑时的经验。(3)感到的反应或激情或情感(emotions),例如,感到高兴,欲望,恐惧,爱,感到悲伤,嫉妒,后悔。(4)感到的情绪(moods),例如,感到兴奋、沮丧、平静、无聊、紧张、痛苦。(详见Haugeland 1985, 230-235页)。
我们是否应该把什么其他的心理状态也列在清单上?盖伦·斯特劳森(Galen Strawson)曾声称(1994)有理解一个句子的经验,突然想到(thinking)某事的经验,突然想起(remembering)某事的经验,等等。此外,在他看来,这类经验不能还原为相关的感觉经验和/或图像。斯特劳森的立场似乎是思想经验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经验。例如,他说:“每一种感官模态都是一种经验模态,而思想经验(可能也包括理解经验)是一种可与其他经验模态一同考虑的经验模态”(第196页)。于是在斯特劳森看来,有些思想是有感受质的。(这也是Horgan和Tienson(2002)的观点。)
这种观点是有争议的。一种回应是认为理解的现象方面很大程度上源自语言(或口头)图像,这些图像具有主体的母语中的项目所具有的语音和句法结构。这些图像甚至经常包含重音和语调的细节。当我们阅读时,有时是现象地如同我们在自言自语。(当我们不阅读而有意识地思考某事时也是如此)。我们经常“听到”内心的声音。取决于文章的内容,我们也可能经历各种各样的情绪和感觉。我们可能会感到紧张、无聊、兴奋、不安、愤怒。一旦所有这些反应,连同内心声音的图像和由阅读产生的视觉感觉被移除,有些人(包括我自己)就会说没有现象特性存在了。
在任何情况下,上述种类的图像和感觉并不总是出现在思想中。它们对思想而言不是本质的(essential)。例如,考虑日常视觉识别所涉及的思想(或没有自然语言的生物的思想)。
欲望的情况如何呢?例如,我想去威尼斯度假一周的欲望?当然,某些情况下在此有一个相关的现象特征。通常当我们强烈渴望某样东西时,我们会有一种被“拉”或“拖”的经验。在此也可能有不同模态下的伴随着的图像。
我们是否应该将例如对房间失窃或看到电脑丢了而感到愤怒这样的命题态度纳入清单来?这些似乎最好被视为混合或复杂的状态,其中一个组成部分本质上是现象状态,而另一个(判断或信念)不是。因此,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存在一个构成经验,它是相关感受质(quale)或感受质(qualia)的真正承载者。
图片
感受质是不可还原的,非物理事体吗?
关于感受质的文献充满了这样或那样的思想实验。也许最著名的例子是玛丽的例子,一位才华横溢的色彩科学家。故事是这样的(Jackson 1982),玛丽被囚禁在一个黑白相间的房间里。绝不被允许离开,她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信息都是他的绑架者(captors)从黑白书籍,从连接到外部摄像头的黑白电视机,和连接到计算机库的黑白显视器屏幕提供给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玛丽获得了越来越多关于颜色和颜色视觉的物理方面的信息。(关于是色觉异色者的视觉科学家克努特·诺德比(Knut Nordby)的真实案例,见Sacks 1996的第一章。)最终,玛丽成为在这些问题上的世界性权威。事实上,她了解了所有与日常色彩和色彩视觉相关的物理事实。
然而,她自己仍然想知道:当外面的世界中的人们看到各种颜色时,他们会有什么经验?他们看到红色或绿色的体验是如何的?有一天,她的绑架者释放了她。她终于可以自由地去看那些具有真实颜色的东西了(也可以自由地去擦去覆盖在她身上的可怕的黑白颜料)。她走出房间,走进一个鲜花盛开的花园。“所以,这就是红色经验体验起来如何”,当她看到一朵红玫瑰时,她惊呼道,“而这,”她低头看着草地补充道,“就是绿色经验体验起来如何”。
玛丽似乎有了一些重要发现。她似乎发现了以前不知道的事情。可是,如果,至少在原则上她可能有关于颜色和颜色视觉的所有物理信息——如果她知道所有相关的物理事实,这些发现又怎么可能呢?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有一种与颜色相关的,主观的,现象性质的领域,这种性质的内在本质是玛丽在被释放后经历了各种新的颜色经验时所发现的。在她离开房间之前,她只知道这些主观性质的客观的、物理的基础,它们的原因和结果,以及各种相似和不同的关系。她没有关于这种主观性质本身的知识。
这种解释对物理主义者来说是行不通的。如果“对一个人来说红色经验体验起来如何”是与某种物理性质相同的,那么玛丽在房间里就已经知道(knows that)它了。对于其他颜色的经验也是同理。因为玛丽知道所有相关的物理事实。那么,物理主义者能怎么说呢?
一些物理主义者回应说,知道“体验起来如何”仅仅是知道怎样(know-how)而已。玛丽获得了特定的能力:就红色而言,单凭视觉就能识别红色的东西的能力,想象红色区域的能力,记住红色经验的能力。她没有知道任何新的信息,任何关于颜色的新事实,任何新的性质。这是David Lewis(1990)和Lawrence Nemirow(1990)的观点。
能力假设,正如它经常被认为的,比许多哲学家所以为的更有弹性(见Tye 2000,第一章)。但它很难恰当地解释我们的对“当我们经历确定色调的经验时有体验起来如何”的知识。例如,我在盯着那个颜色的玫瑰时可以知道经验红色-17(red-17)是什么样的体验。当然,我不知道这个色调(hue)是红色-17。我对它的想法可能就是那种红(that shade of red)。但我肯定知道当它在场的时候经验这种色调是什么样的体验。不幸的是,我缺乏路易斯提到的能力,并且玛丽即使离开牢房(cell)后也是如此。她不能通过视觉将红色-17的东西识别为红色-17。鉴于人类记忆的工作方式及其局限性,她缺少红色-17这个概念。当红色17再次出现时,她没有足够精细(fine-grained)的心理模板来让她识别红色-17的经验。在一系列的测试中,面对两个物品,一个是红色-17,另一个是红色-18,她无法准确地说出她早先对玫瑰的经验与哪种经验相匹配。有时她会选一个;其他时候她会选择另一个。事后她也想象不出事物具有色调,红色-17,或者具有玫瑰所具有的那种特定的红;这些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能力假设似乎遇到了麻烦。物理主义者的另一种观点是玛丽在她的房间里缺乏某些现象概念(phenomenal concepts),缺乏思考或心理地呈现颜色经验和颜色的特定方式。一旦她离开房间,她就在经验到各种颜色时获得了这些新的思维模式。即便如此,这些新概念所挑选出来的性质是她在房间里以一种不同的方式了解到的,因为它们和其他的性质一样,都是物理或功能的性质。
这种方法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这似乎暗示着,当玛丽说“这就是红色经验体验起来如何”时,她并没有真正做出新的发现。然而,仔细一想,这是否真的是该方法的一个后果还远不清楚。因为,以下这一点广泛接受:按‘内容’这一概念的一种含义,思想内容的个例化(individuation)涉及到概念或呈现模式,基于这种含义思想内容是that从句(that-clauses)提供的任何信息,它能够满足即使是最苛刻的合理化解释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当我认为西塞罗是一位演说家时,我的想法与当我认为塔利是一位演说家时的想法不同。这正是为什么我们有可能发现西塞罗就是塔利的理由。西塞罗是一名演说家的想法不是在真值条件(truth-condition)的层面上——相同的单一命题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两者的内容——而是在概念或呈现模式的层面上不同于塔利是一名演说家的想法。一个想法运用(exercises)了概念西塞罗;另一个运用了概念塔利。这两个概念具有相同的指称,但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呈现指称,因而这两个想法在合理化解释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这样看来,同时坚持玛丽在释放后就会知道一些新的东西以及她已经知道了所有相关的现实世界的物理事实这两点没有什么困难,即使她经历的新经验和它们的可内省的性质是完全物理的。在一般的,日常的意义上,玛丽的知识增长了。也许可以主张这就是所有的物理主义者回答知识论证时所需要的全部了。(值得一提的是,‘事实’这个词本身就有歧义。有时,它仅仅被用来挑选现实世界的事态;有时它被用于特定概念化的事态。应当认为当我们谈到上面的物理事实时是指单独的物理事态,或者指那些纯粹物理概念化的事态。有关‘事实’的更多信息,请参阅Tye 1995。)
一些哲学家坚持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新旧概念之间的差异是这样的,这些概念所代表或指称(stand for or denote)的属性在世界上一定存在差异(Jackson 1993, Chalmers 1996)。玛丽在她的牢房里知道其中一些属性;其他的(属性)她只有在释放后才会意识到。这对于玛丽去做出新发现来说是必要的:她必须与她在房间里没有交互到的红色新性质的经验相交互。物理主义者坚决否认这一说法;因为新的性质将必须是非物理的。
这里的问题很复杂。物理主义为解决问题所真正需要的是一个本身能与物理主义共存的现象概念理论(即一个关于那些所谓的“在我们将经验识别为如此这般的主观类型时从第一人称视角运用的特殊概念”的理论)。有人作出了一些提议(例如,Hill 1991, Loar 1990, Levine 2000, Sturgeon 2000, Perry 2001, Papineau 2002, Tye, 2003),但对于这种理论应该采取的形式人们迄今为止还没有达成一致。并且,一些哲学家认为,现象概念的恰当理论表明,对于玛丽的房间(Chalmers 1999)这个例子,物理主义者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另一种可能性是,作为一种与在其他地方应用的概念功能上非常不同的概念而被设想的现象概念本身就是混乱的。基于这一观点,那些诉诸现象概念来处理玛丽的房间这个例子的物理主义者们已经搞错了方向(Tye 2009)。
另一个著名的关于感受质的反还原主义者的思想实验诉诸僵尸的可能性。哲学僵尸是一个有知觉的生物体——例如一个正常的人类——的分子对分子的复制品,但与那个生物体不同的是,他缺乏任何现象的意识(phenomenal consciousness)。对我来说,当我躺在沙滩上,愉快地喝着酒,看着海浪时,我经历了各种视觉、嗅觉和味觉的经验。但我的僵尸双胞胎什么都没经验到。他没有现象意识。因为我的双胞胎是一个我的精确的物理复制品,所以他的内在心理状态在功能上与我自己是同构的(假设他处在一个相同的环境中)。无论施加什么物理刺激,他都会以和我一样的方式处理刺激,并产生完全相同的行为反应。事实上,假设非现象的心理状态是功能性的状态(也就是说,根据它们在刺激和行为之间的作用或功能来定义的状态),那么我的僵尸双胞胎和我有着相同的信念、思想和欲望。他和我只是在经验方面不同。对他来说,凝视海浪或啜饮葡萄酒没有某种像是什么样的体验(there is nothing it is like)。
哲学僵尸可能存在的假设通常不是说这些僵尸在律则上是可能的,即它们的存在符合实际的自然法则。相反,这种提议说的是这种僵尸复制品至少是可以想象的,因此在形而上学上是可能的。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