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与工作
2.存在与范畴
3. 普遍性和谓词
4. 物质理论
5. 绝对的意外
6. 关系和亲戚
7. 第二意图的语义
8.中世纪思想史上的阿林顿
参考书目
初级文献
二手文献
学术工具
其他互联网资源
相关条目
一、生活与工作
关于罗伯特·阿林顿的生平,人们知之甚少。关于他的大部分信息来自 Emden 1957-59。 1379 年至 1386 年间,他是皇后学院(即威克利夫于 1363 年开始神学研究、约翰内斯·夏普于 1390 年代在这所牛津大学任教的同一所牛津学院)的院士。他成为阿蒂姆大师,并于 1393 年成为神学博士。他于 1393 年和 1395 年担任大学校长。1382 年,他在汉普郡宣扬威克利夫的宗教和政治思想(McHardy 1987)。他曾担任莱斯特郡朗沃顿 (Long Whatton) 的校长,并于 1398 年 9 月去世。
根据 Emden 1957-59 和 Ashworth & Spade 1992 的说法,阿林顿作为逻辑学家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他现存的作品中,可以提及以下作品(最完整的著作列表可在 Bale 1557-59 [第 519-20 页] 中找到):
对亚里士多德分类的评论(Litteralis Sententia super Praedicamenta Aristotelis [因此在 Cat.]),部分编辑于 Conti 1993(第 242-306 页)。 (所有参考文献均指本版的页面,对于未编辑的部分,请参考 Ms. London, Lambeth Palace 393。)
关于术语假设的论文(Tractatus de subpositionibus terminorum)。
对自由性原则的评论。
关于存在属(Tractatus generic)的论文。
2.存在与范畴
每个实在论对范畴的解释的出发点是存在(ens)概念与十个范畴的关系,因为实在论者认为范畴表是存在的划分。与伯利一样,阿林顿也断言:(i)类别的划分首先是对存在于心灵之外的事物的划分,其次才是对表示它们的心理概念和口头或书面术语的划分,以及(ii)属于一个事物的事物范畴域与属于另一个域的域确实不同——例如,实体确实与数量、性质和关系不同,数量确实与实体、性质和关系不同,等等(在目录中,cap. de numero) et fullia praedicamentorum, Conti 第 251, 252–53 页)。
不幸的是,阿林顿并没有定义“存在”。然而,他关于(1)范畴的主题(真正的范畴存在,可以用简单的表达方式表示,即术语(In Cat., cap. de numero etufficientia praedicamentorum , p. 252),以及(2 )类比(In Cat., cap. de aequivocis, ms. London, Lambeth Palace 393, fol. 70r-v)似乎意味着,像威克利夫一样,他也认为存在是一种适用于一切的精神外现实(上帝和受造物;实体和偶然;事物、事物的集合和事物的状态)根据不同的模式和程度。
在十三和十四世纪,所有现实主义作者,除了邓斯·司各脱之外,都认为范畴项由两个主要方面组成:内在本质或本质,以及它们存在或被谓词的特殊模式(modi essendi) vel praedicandi)。他们认为,分类表是根据分类项目的存在方式(或被谓词)而不是根据其内在本质(或本质)来划分分类项目的。特别是,托马斯·阿奎那(Sententia super Metaphysicalcam,liber V,lectio 9)将其寻找亚里士多德十个范畴的方法建立在被谓语模式的差异上,并认识到三种基本的被谓语模式:本质上,适用于实体,当谓语表明给定的事物是什么;意外地,当谓语表明某事物固有于主语时,适用于数量、性质和亲属;外部,当谓语表明主语不固有的东西却影响了它时,适用于其余六类。相反,阿尔伯特大帝 (Liber de praedicamentis, tr. I, cap. 7) 和 Simon of Faversham (Quaestiones super librum Praedicamentorum, q. 12) 将他们寻找类别的方法建立在存在模式的差异之上。他们承认存在的两种基本模式:存在本身,是实体所固有的;以及处于其他适合九类事故的情况中。后者被细分为绝对存在于其他事物中,适用于数量和质量,以及凭借与第三事物(esse ad aliud)的关系而存在于其他事物中,适用于其余七个类别。沃尔特·伯利(Walter Burley)对范畴的最后评论与威克利夫的《De ente praedicamentali》(阿林顿对范畴的评论的主要来源)一起回忆了推导十个亚里士多德范畴的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都基于它们自己模式之间不同程度的相似性存在。阿林顿非常接近伯利推导十个类别的第一种方法。在他看来,事物固有的两种基本模式:存在本身,其特征是实体;存在或内在于其他事物,其特征是偶然。后者被细分为三种不太普遍的模式:凭借其物质而处于其他事物中;凭借其形式而处于其他事物之中;并凭借整个复合体而处于其他事物中。某物可以凭借其物质、形式和复合物以三种不同的方式固有于另一物:从内部 (ab intrinseco)、从外部 (ab extrinseco) 以及部分从内部和部分从外部 (partim ab intrinseco et parim) ab extrinseco)。如果某物凭借其物质并从内部而存在于另一物中,那么它就是一个量;如果从外面看,它是一个地方;如果从外面看,它是一个地方;如果部分来自内部,部分来自外部,那就是一种感情。如果某事物因其形式和内在而存在于其他事物之中,那么它就是一种品质;如果从外部来看,则是何时(quando vel quandalitas);如果部分来自内部,部分来自外部,那么它就是一个动作。如果某事物凭借整个复合体并从内部存在于另一事物中,那么它就是一种关系;如果从外部来看,它是一种占有(惯习);如果部分来自内部且部分来自外部,则它是一个位置(In Cat., cap. de numero et enoughia praedicamentorum, pp. 252–53)。
阿林顿的选择意味着对问题采取反还原论的方法,这一点通过解决什么正确落入范畴域的问题得到了证实。根据标准现实主义概念,不仅偶然的形式(例如白色),而且它们嵌入物质(例如白色的东西(相册))时产生的化合物也属于此类。伯利认为,虽然偶然形式正确地属于这些类别,但由实体和偶然形式组成的聚合却不属于偶然形式,因为它们是偶然的存在,缺乏真正的统一。在他看来,这样一个集合体可以说属于某个类别,它的偶然形式只能通过还原而落入这个类别,凭借偶然形式本身。相反,威克利夫认为,由物质和偶然形式建立起来的聚合体,每个意外都落入物质类别和所讨论的偶然形式所属的类别(参见威克利夫,De ente praedicamentali,第 1 章) ,第 3-4 页)。阿林顿以独创的方式结合了伯利和威克利夫的两种略有不同的观点。他断言,一个事物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被认为属于一个类别:通过自身、通过偶然(per accidens)和通过还原(perreductionem)。当且仅当该类别的最高属由其自身并直接(直接)谓词时,某事物本身就属于一个类别(In Cat., cap. de numero etufficia praedicamentorum, p. 259)。换句话说,当且仅当该类别的最高属是所讨论事物本质的构成要素之一。事故形式本身属于事故的九类(In Cat., cap. de relativis, p. 300)。当且仅当某物是某种物质和偶然形式的聚合体时,它才偶然属于某个类别。这样的聚合体既属于物质的范畴,又属于其偶然形式本身的范畴(In Cat., cap. de numero etufficientia praedicamentorum, p. 259; and cap. de relativis, p. 300) 。某些东西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减少到一个类别中:广义上(大)和严格意义上(严格)。当且仅当某事物是一个聚合时,某事物通过归约大而属于一个范畴,并且某个范畴的最高属只能间接地谓述它。通过严格归约,某事物属于一个范畴,当且仅当它不是一个集合,并且,(a)像差异一样,它是一个事物的现实的组成部分,该事物本身属于一个范畴,但它的最高属类别不以它为谓词; (b) 它是与某种财产相关的匮乏,而该财产本身又属于一个类别;或者(c),像上帝、统一和点这样的超范畴原则一样,它以某种方式实例化了某个范畴领域所特有的模式,但该范畴的最高属并不是该范畴的构成要素之一。那件事的本质(In Cat.,cap. de numero et fullia praedicamentorum,第 259-60 页)。
阿林顿对范畴的推论和解决什么属于范畴领域(以及如何属于范畴领域)的问题的基础是语言(心理的、书面的和口语的)与世界之间的紧密同构。与伯利和威克利夫一样,他坚信我们的思想是以现实本身为模型的,因此它再现了现实的所有元素、层次和内在关系。因此,对他来说,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之一在于对我们的观念和概念方案进行准确的调查,因为它们显示了世界的结构。这种信念的一个逻辑结果是他对具体化的强烈倾向:他将存在的概念实体化,并将歧义、类比和单义性不仅视为术语和事物之间的语义关系,而且还视为精神外项目之间的真实关系(在《猫》中) .,cap. de aequivocis,伦敦女士,兰贝斯宫 393,第 69v-70r 页。
根据对范畴开头段落的常见解释,歧义术语与多个概念相关,指的是具有不同性质的多种事物,而单义术语仅与一个概念相关,指的是共享多种事物的事物。同一性质。在他对物理学的最后评论中(1324年之后),伯利坚持认为“存在”一词对于范畴来说同时是单义的和模棱两可的,因为有一个单一的概念与之相对应(广义上单义性),但是根据价值的层次结构(广义上的等价性),类别项目以不同的方式共享它——参见他的 Expositio in libros octo Physicorum, lib.我,tr。 2、帽。 1,编辑。威尼斯 1501,朋友们。 12vb-13ra。反过来,威克利夫承认了三种主要类型的歧义:偶然(casu)、类比和一般,其中第二种适用于存在和类别之间的关系(De ente praedicamentali,第 2 章)。阿林顿认识到四种主要的歧义:偶然;偶然;深思熟虑的(a consilio);类比;和通用的。偶然的歧义是那些碰巧具有相同名称的事物,但具有不同的含义和/或强加该名称的原因。这些事物是故意模棱两可的,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但具有相同的名称,并且隶属于不同但相关的概念。这些事物是类比的,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和/或方式共享其共同名称所表示的性质。通用歧义是那些以相同方式共享相同通用性质,但具有不同绝对值的不同特定性质的事物(在 Cat.,cap. de aequivocis,第 70r-v 页)。因此,在阿林顿的体系中,类比与单义的区别在于一组事物共享某种性质(或属性)的方式:相似的事物根据不同程度共享它(secundum magis et minus,或 secundum prius et posterius) ),单义事物以相同的方式和程度共享所有内容(在 Cat.,cap. de univocis,第 71v 页)。阿林顿认为,存在并不是与十个范畴相关的一种属,因为它没有表现出十个范畴的本质,也不是对它们进行单义的谓词;存在与十个范畴是类似的。它是每个现实的形而上学结构的基本内容,根据其自身的性质和本质层次结构中的水平来拥有它(In Cat.,cap. de numero etlentia praedicamentorum,第255-56页)。
3. 普遍性和谓词
在阿林顿承认的多种存在体(entia)中,最重要的集合是由普遍项组成的集合。普遍性是中世纪哲学文献中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与威克利夫和其他牛津现实主义者一样,阿林顿声称共相完全存在于心灵之外,并且与实例化它们的个体实际上是相同的,并且在形式上是不同的。就像他引用的阿尔伯特大帝的名字一样,阿林顿认识到三种主要的共性:
ante rem 或理想的共相——即上帝的观念,一切事物的原型;
在形式上的普遍性中——即个体事物所共有的共同性质;和
事后共相(post rem)或意向共相——即形式共相的心理标志。
上帝的观念是形式共相的原因,形式共相是意向共相的原因。此外,与伯利和威克利夫一样,阿林顿认为,形式普遍性实际上(实际上)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之外,而不仅仅是像温和现实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在潜力中)(In Cat., cap. de substantia, p. 279)——甚至如果,与伯利不同,他坚持认为它们与它们的个体确实相同,否则就不可能反对唯名论者解释个体物质为什么以及如何在它们之间表现出不同的和或多或少接近的相似性(在目录中,实质内容,第 267-68 页)。
阿林顿在这里依赖于阿维森纳和威克利夫,他认为,形式共性是共同的本质,因此共享它们的个体正是他们所是的——正如人类物种是每个人在形式上成为人的形式一样。作为自然,它们优先于任何共相和个体的划分,因此并不关心。普遍性(universalitas 或 communicabilitas)可以说是它们不可分割的财产,但不是性质本身的构成标记(In Cat.,cap. de substantia,第 101v 页)。因此,形式共相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设想:第一意图或第二意图。在前一种情况下,它们是某种性质,并且与其个体相同(例如,人与苏格拉底是同一件事)。在后一种情况下,它们是适当的普遍性(即,可以存在于许多事物中并且可以被它们共享的东西),并且由于相反的构成原则而不同于被视为个体的个体(在目录中,第 17 章)。德实质性,第 268 页)。因此,共相与它们的个体实际上(现实上)相同,但形式上(形式上)不同。事实上,共相是与其个体相关的形式原因,而个体是与其共相相关的物质原因。因此,三种不同类型的实体可以被视为形式共相:
由个人实例化的共同本质——这是最初意图的事物;
普遍性的形式本身,从与个体的关系来看,属于某种共同性质——这是第二个意图;和
共同本质所特有的可思考性,通过它,它成为我们心灵的一个可能的对象——也就是说,将形式普遍性与精神普遍性联系起来的真正原则(In Cat., cap. de substantia, p. 277)。
阿林顿接受对形式共相与个体之间关系的传统现实主义解释,并且像威克利夫一样,通过更准确地定义其逻辑结构来改进它,以避免奥卡姆及其追随者强调的不一致之处。阿林顿认为,实体范畴的普遍性只能直接接受比自身更常见的实体形式的谓词。另一方面,实体个体所固有的偶然形式只能间接地(essentialiter)断言这些个体所实例化的实体形式本身,通过并凭借该实体形式的个体来间接地断言。因此,他对共相与个体之间关系的逻辑结构的描述要求重新定义谓词。阿林顿可能是第一个改进威克利夫谓词理论的人,他将谓词分为形式谓词(praedicatio formalis)和远程固有(inhaerentia remota)或本质谓词(praedicatio secundum essentiam)。远程内在性基于主语和谓语之间的部分同一性,它们共享一些但不是全部形而上学成分,并且不要求谓语术语所表示的形式直接存在于主语术语所表示的实体中。另一方面,正式谓词需要这种直接存在。 “人是动物”和“苏格拉底是白人”是正式谓词的例子; “(什么)单一就是(什么)共同”(singulare est commune)和“人类正在奔跑”(Humanitas est currens)是远程固有的实例,根据阿林顿的说法,可以将奔跑的属性归因于如果至少有一个人在奔跑,那就是人类的形态。然而,他确保使用中性形式的实性形容词作为谓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表明谓语所表示的形式并不直接存在于主语中,而是间接归因于它通过其个体(In Cat., cap. de substantia, pp. 288-90)。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