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
超小超大

数学哲学(一)

1. 数学哲学、逻辑学和数学基础

2.四所学校

2.1 逻辑主义

2.2 直觉主义

2.3 形式主义

2.4 预测主义

3.柏拉图主义

3.1 哥德尔的柏拉图主义

3.2 自然主义和不可或缺性

3.3 贬低柏拉图主义

3.4 贝纳塞拉夫的认识论问题

3.5 充分的柏拉图主义

4.结构主义和唯名论

4.1 数字不可能是什么

4.2 先物结构主义

4.3 没有抽象实体的数学

4.4 在画画结构主义中

4.5 虚构主义

5.专题

5.1 基础和集合论

5.2 范畴性和多元性

5.3 计算

5.4 数学证明

6. 未来

参考书目

学术工具

其他互联网资源

相关条目

1. 数学哲学、逻辑学和数学基础

一方面,数学哲学所关注的问题与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中心问题密切相关。乍一看,数学似乎是研究抽象实体。这让人想知道数学实体的本质是什么以及我们如何获得数学实体的知识。如果这些问题被认为是棘手的,那么人们可能会尝试看看数学对象是否能够以某种方式属于具体世界。

另一方面,事实证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有关数学的哲学问题。这样做的背景是数理逻辑,它被广泛地认为包括证明论、模型论、集合论和可计算性理论作为子领域。因此,二十世纪见证了对有关数学本质的根本哲学理论的后果的数学研究。

当专业数学家关心其学科的基础时,他们被称为从事基础研究。当专业哲学家研究有关数学的哲学问题时,据说他们对数学哲学做出了贡献。当然,数学哲学和数学基础之间的区别是模糊的,哲学家和数学家在数学本质相关问题上的互动越多越好。

2.四所学校

十九世纪的一般哲学和科学观倾向于经验主义:理性主义数学理论的柏拉图主义方面正在迅速失去支持。尤其是一度受到高度赞扬的理性直觉观念能力受到怀疑。因此,提出一种不含柏拉图主义元素的数学哲学理论就成为了一项挑战。在二十世纪的前几十年,发展了三种非柏拉图主义的数学解释:逻辑主义、形式主义和直觉主义。二十世纪初还出现了第四种纲领:预测主义。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真正的潜力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发挥出来。然而,它值得与大多数标准当代数学哲学导论中讨论的三个传统流派并列,例如(Shapiro 2000)和(Linnebo 2017)。

2.1 逻辑主义

逻辑主义项目在于尝试将数学简化为逻辑。由于逻辑对于本体论问题应该是中立的,因此这个项目似乎与当时的反柏拉图主义氛围相协调。

数学是逻辑的变相这一观点可以追溯到莱布尼茨。但是,只有在十九世纪阐明了中心数学理论的基本原理(由戴德金和皮亚诺)并且揭示了逻辑原理(由弗雷格),才能认真尝试详细地执行逻辑主义计划。

弗雷格将其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投入到试图展示数学如何简化为逻辑(Frege 1884)。他设法从二阶逻辑系统的基本定律中推导出(二阶)皮亚诺算术的原理。他的推导是完美无缺的。然而,他所依赖的一个原则最终证明不是一个逻辑原则。更糟糕的是,这是站不住脚的。所讨论的原理是弗雷格基本定律 V:

{

x

|

F

x

}

=

{

x

|

G

x

}

当且仅当

x

(

F

x

==

G

x

,

{

|

}

=

{

|

}

当且仅当

(

==

,

换句话说:Fs 的集合与 Gs 的集合相同,当且仅当 Fs 恰好是 Gs。

在一封写给弗雷格的著名信中,罗素表明弗雷格的基本定律 V 存在矛盾(Russell 1902)。这个论证被称为罗素悖论(见 2.4 节)。

罗素本人随后尝试以另一种方式将数学简化为逻辑。弗雷格基本定律 V 表明,对应于数学实体的每个属性,都存在一类具有该属性的数学实体。这显然太过强烈了,因为正是这个结果导致了罗素的悖论。因此罗素假设只有已经被证明存在的数学对象的属性才能确定类别。隐式引用类的谓词用于确定此类是否存在,但并不确定类。因此,获得了属性的类型化结构:地面对象的属性、地面对象的属性和地面对象的类别等等。这种类型化的属性结构决定了数学对象的分层宇宙,从地面对象开始,到地面对象的类,然后到地面对象的类和地面对象的类,依此类推。

不幸的是,罗素发现他的类型逻辑原理甚至不足以推导出算术的基本定律。除其他事项外,他需要制定一个基本原则,即存在无限的地面物体集合。这很难被视为逻辑原则。因此,第二次将数学简化为逻辑的尝试也失败了。

这些事情持续了五十多年。 1983 年,克里斯平·赖特 (Crispin Wright) 关于弗雷格自然数理论的书问世 (Wright 1983)。在其中,赖特为逻辑主义项目注入了新的活力。他观察到弗雷格对二阶皮亚诺算术的推导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弗雷格使用不一致的基本定律 V 推导出后来被称为休谟原理的内容:

F 的数量 = G 的数量当且仅当

F

G

,

在哪里

F

G

意味着F和G彼此一一对应。 (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可以用二阶逻辑来表达。)然后,在第二阶段,二阶皮亚诺算术的原理是从休谟原理和公认的二阶逻辑原理推导出来的。特别是,在推导的第二部分中不需要基本法V。此外,赖特推测,与弗雷格第五基本定律相比,休谟原理是一致的。 George Boolos 等人观察到休谟原理确实是一致的(Boolos 1987)。

赖特接着声称休谟原理可以被视为逻辑真理。如果是这样,那么至少二阶皮亚诺算术可以简化为单独的逻辑。因此,一种新形式的逻辑主义诞生了。今天,这种观点被称为新逻辑主义(Hale & Wright 2001)。当今大多数数学哲学家都怀疑休谟原理是逻辑原理。事实上,甚至赖特后来也试图证明这一说法。尽管如此,许多数学哲学家认为,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来看,通过休谟原理引入自然数是有吸引力的。林尼博认为,由于休谟原理的左侧只是重新雕刻了右侧的内容,因此世界不需要太多的东西就能使休谟原理成为现实。因此,他将自然数和可以以类似方式引入的数学对象称为轻数学对象(Linnebo 2018)。

赖特的著作引起了数学哲学家对基本定律 V 和休谟原理等原理的关注。这些原则称为抽象原则。目前,数学哲学家试图构建抽象原理的一般理论,解释哪些抽象原理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接受的,以及为什么(Weir 2003;Fine 2002)。此外,在二阶逻辑的弱化版本的背景下,弗雷格的基本定律 V 是一致的。但这些弱背景理论只允许从基本法V中推导出非常弱的算术理论(Burgess 2005)。

2.2 直觉主义

直觉主义起源于数学家 L.E.J. Brouwer (van Atten 2004),它的灵感来自康德关于物体是什么的观点(Parsons 2008,第一章)。根据直觉主义,数学本质上是一种建构活动。自然数是心智构造,实数是心智构造,证明和定理是心智构造,数学意义是心智构造……数学构造是由理想的数学家产生的,即抽象是由真​​实的偶然、物理限制产生的。生活数学家。但即使是理想的数学家也仍然是有限的。她永远无法完成一个无限的构造,即使她可以完成它的任意大的有限初始部分。这意味着直觉主义坚决拒绝实际(或完成的)无限的存在;在构建活动中只给出潜在的无限集合。一个基本的例子是各个自然数在时间上的连续构造。

从这些基于人类思维状况(Moore 2001)的关于数学本质的一般考虑,直觉主义者推断出逻辑和数学中的修正主义立场。他们发现非建设性的存在证明是不可接受的。非构造性存在证明是旨在证明具有特定属性的数学实体的存在性的证明,甚至不隐式包含用于生成此类实体的示例的方法。直觉主义拒绝非建设性的存在证明,称其为“神学的”和“形而上学的”。非构造性存在证明的显着特征是它们本质上利用了排除第三原则

φ

Ø

φ

,

Ø

,

或其等价物之一,例如双重否定原理

Ø

Ø

φ

φ

Ø

Ø

在经典逻辑中,这些原理是有效的。直觉数学的逻辑是通过从经典逻辑中去除排除第三(及其等价物)原理而获得的。这当然会导致数学知识的修订。例如,初等算术的经典理论皮亚诺算术就不再被接受。相反,提出了一种直觉主义算术理论(称为海廷算术),它不包含排除第三原则。虽然直觉初等算术比经典初等算术弱,但差别并不那么大。存在一种简单的句法翻译,可以将所有经典算术定理翻译成可以直观地证明的定理。

在二十世纪的前几十年,数学界的部分人同情对经典数学的直觉主义批评及其提出的替代方案。当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在高等数学中,直觉主义的替代方案与经典理论有很大不同时,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例如,直觉数学分析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理论,它与经典数学分析有很大不同。这挫伤了数学界对直觉主义项目的热情。尽管如此,布劳威尔的追随者直到今天仍在继续发展直觉数学(Troelstra & van Dalen 1988)。

2.3 形式主义

大卫希尔伯特同意直觉主义者的观点,即自然数在数学中是基础。但与直觉主义者不同的是,希尔伯特并不将自然数视为心理构造。相反,他认为自然数可以被视为符号。严格来说,符号是抽象对象。尽管如此,符号的本质是它们可以由具体物体体现,因此我们可以将它们称为准具体物体(Parsons 2008,第一章)。也许物理实体可以扮演自然数的角色。例如,我们可以采用 | 形式的具体墨水痕迹。为数字0,具体实现的墨迹||成为数字 1,依此类推。希尔伯特认为,高等数学能否以同样简单甚至具体的方式直接解释,充其量是值得怀疑的。

与直觉主义者不同,希尔伯特不准备对现有的数学知识体系采取修正主义立场。相反,他对高等数学采取了工具主义立场。他认为高等数学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上的游戏。高阶数学的陈述是未经解释的符号串。证明这样的陈述只不过是根据固定规则操纵符号的游戏。在希尔伯特看来,“高等数学游戏”的意义在于证明初等算术的陈述,这些陈述确实有直接的解释(Hilbert 1925)。

希尔伯特认为,对于经典皮亚诺算术的可靠性,或者至少对于它的一个子系统,即原始递归算术(Tait 1981)的可靠性,是没有合理怀疑的。而且他认为,每一个可以绕道高等数学证明的算术命题,也可以直接在皮亚诺算术中证明。事实上,他强烈怀疑初等算术的每一个问题都可以由皮亚诺算术的公理来决定。当然,在某些情况下,用算术解决算术问题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数学史表明,通过高等数学“绕道”有时可以得到比同一陈述的任何纯算术证明更短且更深入的算术陈述证明。

希尔伯特意识到,尽管有些模糊,他的一些信念实际上可以被视为数学猜想。对于高等数学或初等算术的形式系统中的证明来说,它是一个有限的组合对象,它可以通过模编码被视为自然数。但在 20 世纪 20 年代,将证明编码为自然数的细节尚未完全被理解。

根据形式主义观点,高等数学形式系统的最低要求是它们至少是一致的。否则,每个初等算术陈述都可以在其中得到证明。希尔伯特还(再次模糊地)看到,高等数学系统的一致性意味着该系统至少在算术上部分是健全的。因此,希尔伯特和他的学生着手证明诸如数学分析标准假设的一致性之类的陈述。当然,此类陈述必须在数学的“安全”部分(例如初等算术)中得到证明。否则,证明不会增加我们对数学分析一致性的信心。幸运的是,原则上似乎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归根结底,一致性语句又是模编码的算术语句。因此,准确地说,希尔伯特和他的学生着手证明经典皮亚诺算术中数学分析公理的一致性。该项目被称为希尔伯特计划(Zach 2006)。事实证明,事情比他们预想的要困难。事实上,他们甚至没有成功证明皮亚诺算术中皮亚诺算术公理的一致性。

然后库尔特·哥德尔证明了皮亚诺算术中存在不可判定的算术语句(Gödel 1931)。这被称为他的哥德尔第一不完备性定理。这对于希尔伯特的纲领来说并不是一个好兆头,但它留下了一种可能性,即高等数学的一致性不是这些不可判定的陈述之一。不幸的是,哥德尔随后很快意识到,除非(上帝禁止!)皮亚诺算术不一致,否则皮亚诺算术的一致性独立于皮亚诺算术。这是哥德尔第二不完备性定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被证明普遍适用于所有足够强但一致的递归公理化理论。它们共同意味着希尔伯特的计划失败了。事实证明,高等数学不能用纯粹工具性的方式来解释。高等数学可以证明算术句子,例如一致性陈述,这是皮亚诺算术无法企及的。

所有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形式主义的终结。即使面对不完备性定理,坚持数学是形式系统的科学也是一致的。

这一观点的一个版本是由 Curry 提出的(Curry 1958)。根据这种观点,数学由一系列没有解释或主题的形式系统组成。 (柯里在这里为元数学做了一个例外。)相对于形式系统,我们可以说一个陈述是正确的,当且仅当它在系统中是可导的。但从根本上讲,所有数学系统都是平等的。相对于另一种系统,最多可能有一些务实的原因来选择一种系统。不一致的系统可以证明所有陈述,因此毫无用处。因此,当发现一个系统不一致时,必须对其进行修改。这只是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一个教训:足够强的一致系统无法证明其自身的一致性。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2) 连载中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2)
💍💍冰花雨露🎀🎀👑👑
一声婴啼,一个新生命诞生了。从此天宫上又多了一个小公主,在她身上会发生什么事呢?
0.5万字3个月前
多重宇宙:离婚后,为她一夜白头 连载中
多重宇宙:离婚后,为她一夜白头
笨笨笨小妙
跟心心念念的男人结婚五年后...我心灰意冷,决定离婚。却在一场车祸后...窥探到另一个时空的我和他...原来,那个不说爱的男人,在另一个时空......
28.2万字2个月前
东方末神秘人 连载中
东方末神秘人
失落的女孩_19702472693173
2.6万字3个月前
幻想:不公定律—无罪世界 连载中
幻想:不公定律—无罪世界
维治托劳斯
嘈杂的声音充斥在教室中,所有人都嘻皮笑脸的,一切都很和谐,但是在这片虚伪的和谐中,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恶劣——对同学的另眼相待,谣言乱飞,校园......
0.3万字2个月前
君忆仙落凡尘 连载中
君忆仙落凡尘
三寸旧城七寸执怜
青丘狐族是上古时期九尾狐神族遗留下的血脉因地势缘由,而迁移致高处,因防有凡人意外闯入而设了结界,也为了保护族人,所以定下族规,以防不知情的族......
14.4万字2周前
我与神明之间的无数种可能 连载中
我与神明之间的无数种可能
须臾本愚
【双向暗恋+一见钟情】都说神明普度天下,潞鸢却不赞同。初入九重天,潞鸢带着灭族之痛,一腔怒火,此生只为手刃仇人与神明。再入九重天,他带着身后......
10.8万字13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