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信仰模式及其关键组成部分
2. 信仰的情感部分
3. 信仰即知识
4.信仰与理性:信仰的认识论
5. 信仰就是信仰
6. 信仰是一种信任的行为
7. 信仰是一种迷信的冒险
8. 冒险信仰,没有信仰
9. 信念与希望
10.信仰是一种美德
11. 超越(正统)有神论的信仰
参考书目
学术工具
其他互联网资源
相关条目
1. 信仰模式及其关键组成部分
虽然对宗教背景中所例证的那种信仰的哲学反思可能理想地希望在阐明信仰本质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方面产生一个一致的定义,但目前的讨论是通过确定在不同的宗教信仰描述中重复出现的关键组成部分来进行的。 。它还旨在确定一系列焦点问题,不同的账户对这些问题采取不同的立场。现有的哲学理解或宗教信仰模式有多种。因此,本讨论的目的是辩证地阐述这种多元化的组织,同时也指出可能比其他模型更喜欢特定模型的原因。由于“宗教”本身很可能是一种普遍的“家族相似性”,因此关于宗教信仰的本质主义可能是错误的。然而,在亚伯拉罕、有神论、宗教传统中发现的信仰概念被广泛认为是足够统一的,足以使对其本质的探究变得有意义,即使一个成功的真正定义是令人难以期待的(这种信仰可能会例如,是一个概念原语)。
请注意,一些哲学家通过首先对“信仰”一词的日常语言用法以及该术语出现的措辞进行分类和分析来接近宗教信仰的目标。请参阅最近的例子,Audi 2011(第 3 章,第一节),他确定了七种不同类型的信仰,以及 Howard-Snyder (2013b),他尝试对“命题”信仰进行一般分析,即相信 p 为真。 ,其中 p 是相关命题。然而,目前的讨论直接涉及宗教信仰中所体现的那种信仰的目标概念,假设对宗教生活形式,特别是属于有神论传统的生活形式中所采用的概念进行有效理解的背景。然而,从更广泛理解的信仰分析中获得的见解对于构建宗教信仰模型可能很重要,正如下面将宗教信仰作为一种信任的讨论中将出现的那样(第 6 节)。
宗教信仰作为全体人民的财产的概念是熟悉的,并且可以说在有神论传统中在神学上是首要的。然而,有神论信仰的哲学解释通常关注于个人“有信仰”或“有信仰的人”是什么。最初的广泛区别在于,将信仰视为一个人“有信仰”时的状态,并将其视为也涉及一个人的行为、行动或活动。信仰可能是一个人现在所处的一种状态,或者是即将处于的一种状态。它也可能本质上涉及一个人所做的事情。也许,对信仰的充分解释需要涵盖两者。在基督教背景下,信仰既被理解为上帝的礼物,也被理解为需要人类的同意和信任的回应,因此他们的信仰是人们既容易接受又积极主动的东西。
然而,在将信仰理解为接受的礼物和本质上涉及意愿和实施的冒险时,存在一些张力。对信仰的哲学解释有望阐明这一明显的悖论。对信仰模式进行分类的一个原则是根据他们识别信仰本身的积极成分的程度,以及他们识别该积极成分及其与信仰其他成分的关系的方式。将信仰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信仰模式中得到不同的认可和强调)分为三大类:情感、认知和实践是有帮助的。信仰中也有评价成分——根据一个人偏爱的价值元理论,这些成分可能表现为情感和/或认知成分。
2. 信仰的情感部分
信仰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某种情感心理状态,即有一种保证或信任的感觉。一些哲学家认为,信仰就是简单地等同于这样一种状态:例如,参见克莱格(Clegg,1979,229),他认为这可能是维特根斯坦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信仰——作为一个人对生活的整体“默认”情感态度——为繁荣提供了宝贵的基础:信仰的丧失被认为是“失去信仰”的精神灾难。但是,如果基本的存在保证要成为有神论者所例证的那种信仰模式的特征,那么就需要对所涉及的保证类型进行更多补充。有神论信仰的确信本质上是一种信心:本质上是对神的信仰。一般来说,以有神论信仰为代表的那种信仰必须有某种有意的对象。因此,可以说,这种信仰的适当模型不能简化为纯粹情感的东西:还需要一些广泛的认知成分。 (对于一种认为信仰从根本上来说是情感性的,同时允许它也可能涉及认知方面的解释,请参见 Kvanvig 2013。)
3. 信仰即知识
那么什么样的认知成分属于信仰呢?一种可能性是它是一种知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它到底是什么知识:例如,它是“通过熟识”获得的知识,还是“通过描述”获得的“命题”知识,还是两者兼而有之?作为知识的信仰模型的一种类型将信仰视为上帝所揭示的特定真理的命题知识。这种类型的模型最近在阿尔文·普兰丁格(Alvin Plantinga)的著作中得到了重要的辩护,他提出了一种他认为遵循改革者(主要是约翰·加尔文)传统的说法(见普兰丁格(Plantinga)2000,168-86)。加尔文这样定义信仰:“对神对我们的仁慈有坚定而确定的认识,建立在基督白白应许的真理之上,既通过圣灵启示给我们的思想,又印在我们的心里。”(约翰·加尔文,《基督教要义》第三章) , ii, 7, 551,引自 Plantinga (2000, 244))。
吸引特殊的认知能力
“改革宗”认识论诉诸于外在主义认识论,以坚持有神论信仰可能是合理的,即使它的真理对信徒来说基本上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说,它的真理不能从其他更基本的信仰中理性地推断出来,但发现在信徒的经历中立即显而易见(见 Plantinga 和 Wolterstorff 1983,Alston 1991,Plantinga 2000)。在普兰丁格的版本中,(基本)有神论信仰算作知识,因为它们是由特殊认知能力的运作产生的,其功能设计适合产生关于上帝的真实信仰。普兰丁格用加尔文的术语将其称为“sensus divinitatis”。 (关于普兰丁格对这个术语的使用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加尔文自己的用法的讨论,请参见 Jeffreys 1997 和 Helm 1998。)这种准知觉能力作为一种机制满足功能标准,当在正确的条件下发挥作用时,它会赋予“保证” (其中保证是必须添加到真正的信仰中才能产生知识的任何东西)并且,考虑到有神论的真理,它可能会产生“基本”知识,因为上帝只是为了这个目的而设计它。为了捍卫特定的基督教信仰,普兰丁格认为,同样的授权地位属于圣灵的运作,使信徒直接了解福音的伟大真理。
受欢迎的信仰确定性
这种对上帝赋予的“更高”认知能力的诉求可以在安萨里的《摆脱错误》中找到(12世纪初期),其中它为“苏菲派”解决他的宗教危机和他对宗教的怀疑提供了关键。感官知觉和独立人类理性的传递。因此,信仰被理解为一种带有排除怀疑的确定性的基本知识。但是,如果像加尔文的定义那样,信仰知识不仅“显露在我们的头脑中”,而且“印在我们的心上”,那么信仰就不仅仅是认知性的。因为,在这个模型中,信仰还将具有情感/评价成分,其中包括对所收到的知识的欢迎。
对该模型的信仰的实际方面
这种信仰模式作为一种知识,是确定的和受欢迎的,它表明信仰本质上是一种可以接受的东西,是一种通过特殊认知能力的正常运作而传递的东西。然而,该模型可能承认一个实际的组成部分,因为接受神圣的礼物需要积极的反应。这种实际的成分是由信仰可能受到抵制的真实可能性所暗示的:事实上,基督徒可能认为,在我们有罪的状态下,我们将不可避免地对信仰提出抵制,而这种抵制只能通过上帝的恩典来克服。然而,对于有信仰的人来说,通过将自己的生命托付给上帝并寻求服从他的旨意,将他们所启示的知识付诸实践,这是又一步。然而,在这种信仰的“特殊知识”模型中,这种活动被视为“实践”一个人的信仰,而不是信仰本身的一部分。因此,有信仰的人“在”、“通过”或“凭借”信仰行事:但是,在这种模式下,他们的信仰本身就是他们行动所依据的受欢迎的启示知识。
4.信仰与理性:信仰的认识论
作为知识的信仰模型可能被认为是缺乏的,因为它们不承认信仰本身有任何行动成分。信仰似乎本质上涉及某种积极的承诺和信任冒险,即使“信仰的飞跃”的说法可能并不完全恰当。许多人认为,信仰冒险超越了通常所知的或合理认为真实的事物,因为信仰涉及接受通过适当运用我们天生赋予的人类认知能力而无法被确定为真实的事物。正如康德在其《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中的著名报道:“我……发现有必要否认知识,以便为信仰腾出空间”(Kant 1787 [1933, 29])。然而,有神论哲学家通常会捍卫信仰并不“与理性相反”的主张。因此,在以认知成分为中心并将信仰对象解释为命题的信仰模型中,合理的信仰似乎服从于一般的证据主义原则——“一个智者……将他的信仰与证据相匹配”,正如休谟所说的那样(休谟 1748 [2007],“奇迹”,80)。 W.K.克利福德将证据主义提升到绝对道德要求的地位,申明“无论何时何地,任何人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相信任何事情都是错误的”(Clifford 1877 [1999, 77]。因此,信仰的冒险精神似乎处于紧张状态信仰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应对证据主义挑战时应对这种紧张关系的方式不同,因此,对信仰模式进行分类的另一种方式是根据它们相关的认识论,特别是根据是否以及根据什么来分类。他们承认信仰的认知成分需要满足以现有证据为基础的要求。
改革宗认识论的信仰作为“基本”知识(在第 3 节中概述)产生了一种认识论,在这种认识论下,虽然普通的认知能力和证据来源不能产生有关有神论真理的坚定和某些推断知识,但(如果基督教有神论是是的)“更高”的认知能力可以巧妙地弥补这一缺陷。因此,这一模型似乎确保了信仰的合理性:如果信仰存在于具有知识地位的信仰中,那么信仰就不可能不具有理性。而且,一旦特殊认知能力的表现被纳入信徒的基本经验证据中,合理信念的证据要求似乎就得到了满足。 (请注意,普兰丁格最初表达了他对“基本的”有神论信仰的辩护,即“完全没有任何证据或论证”相信上帝的合理性(Plantinga 1983, 17)。然而,他确实尊重证据要求,认为因此,普兰丁格坚持认为他的改革宗认识论不是信仰主义的(Plantinga 2000, 263)。)
反思性信仰和权利问题
然而,改革宗认识论的信仰模式能否达到证明有神论信仰合理性所需的一切尚不清楚。从具有反思性的信仰者(或潜在信仰者)的角度来看,出现了权利问题:他们在理性上、认知上——甚至道德上——是否有权接受或继续他们的信仰?这个问题对于存在至关重要,因为信仰不会是宗教信仰所体现的那种信仰,除非它的承诺对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深思熟虑的信徒意识到信仰的多种选择,以及被误导甚至有害的信仰承诺的可能性,他们会希望确信自己的信仰是正当的。有神论传统对偶像崇拜抱有深深的恐惧——将一个人的“终极关怀”(Tillich 1957 [2001])给予一个不值得的对象。因此,确保信仰权利的愿望不仅仅是通过对哲学批判价值观的承诺而外在强加的:它是有神论信仰本身完整性的内在要求。可以说,信徒甚至必须认真对待他们所崇拜的上帝毕竟不是真神的可能性(Johnston 2009)。但是,要满足这一关切,就需要有“内在的”正当信仰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信徒自己至少可以间接地(如果不是直接的话)获得这些条件。而且,正如已经指出的,这些条件被广泛认为包括证据主义的要求,即只有当其认知内容的真实性得到现有证据的充分支持时,信仰才是合理的。
改革宗认识论模型没有回答权利问题
然而,有人可能会说,如果改革宗认识论的模型是正确的,那些寻求满足证据主义要求的人将无法满足自己对信仰的权利。有神论真理可能会被直接揭示,并被体验为立即明显的,然而,经过反思,人们可能会怀疑这些体验是否真正具有启示性,因为对这些体验的相互竞争的“自然主义”解释似乎是可用的。此外,还有一些竞争对手的来源提出了相反的主张,这些主张同样声称具有真正的启示性。正如普兰丁格的改革宗认识论所主张的那样,如果上帝存在,那么某些基本的有神论信仰就符合外在主义的知识标准,尽管有关命题的真实性仍然对反思性的“内在主义”怀疑持开放态度,这可能是真的。从外在论的角度来看,也就是说,一个人可能缺乏足够的独立证据来证实一个人知道上帝存在,而实际上却拥有这种知识。因此,人们可以反驳反对者的说法,即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人就无法拥有知识。但这种考虑仍然不足以确保有神论信仰的权利——如果,正如可能会争论的那样,这种权利要求一个人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对上帝存在这一真理的承诺是合理的。因为,人们只有在上帝存在的条件下才拥有这样的证据——但问题恰恰在于相信上帝存在的权利(Kenny 1992, 71;Bishop and Aijaz 2004)。对于宗教知识的可能性进行更广泛的讨论,尤其是支持目前的观点,请参阅 Zagzebski 2010。
5. 信仰就是信仰
如果信仰不是有神论真理的“坚定而确定”的基本知识,那么通过将信仰与相关内容的信仰等同起来,仍然可以保留作为具有命题对象的信仰模型,以及信仰是否可能有足够的理由的问题将(如果为真)算作(非基础)知识可能仍然开放。因此,拥有有神论信仰可能等同于持有一种具有神学内容的信仰——上帝存在、对我们仁慈、有拯救计划等等——而且这种信仰也具有足够的坚定性和信念。理查德·斯温伯恩(Richard Swinburne)将此称为信仰的“托马斯主义观点”,并这样表达:“有宗教信仰的人是理论上相信存在上帝的人”(Swinburne 2005,138)。 (然而,阿奎那自己对信仰的理解比这个表述所暗示的要复杂,稍后我们就会注意到。)
这种模式信仰的合理性将取决于其所包含的坚定的神学信仰的合理性。正如斯温伯恩所指出的,如果这些信念建立在证据之上,这些证据使它们的真理更有可能存在,那么相关的信念可能相当于当代“合理的真实信念”易错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尽管它们缺乏阿奎那自己的知识标准,要求已知的东西被“看到”(即,完全和直接理解)(Summa Theologiae 2a2ae 1, 4 & 5 (Aquinas 1265–1273 [2006], 27))。无论如何,这种信仰模式作为(非基本)神学信仰的信仰的合理性取决于相关信仰是否得到充分的证据证明。约翰·洛克在《基督教的合理性》(1695 [1999])中捍卫了这一条件得到满足的主张,在当代哲学中,理查德·斯温伯恩对基督教信仰认识论的贝叶斯方法也对此进行了辩护(例如,参见 Swinburne 2003) 。
然而,有些人认为,有神论的真理“显然是模棱两可的”——也就是说,我们所有可用的证据都可以从有神论者和自然主义者/无神论者的角度同样可行地解释(Hick 1966 and 1989; Davis 1978; Penelhum 1995;麦金 2001)。这种证据模糊性的论点可能被支持为对宗教问题信仰多样性和/或关于有神论争论持续存在的最好解释,双方都有同样敏锐和正直的哲学家参与。或者,这种模糊性可能被认为是系统性的——例如,基于自然神学和自然无神学论证都失败的理由,因为它们是深刻的循环,基于只有那些已经在相关视角内思考的人才能接受的隐含假设。 (特别是与斯温伯恩的贝叶斯自然神学相关,这种反对意见体现在对如何设置先验概率的假设的批评中,这些先验概率涉及计算,例如,有神论的概率基于宇宙基本理论“微调”的证据。物理常数,或者根据我们所有的证据,复活的真实性的概率。)如果模糊论点是正确的,那么——假设证据主义——坚定持有的有神论信仰将不再是合理的。
在这种作为非基本信仰的信仰模型中,除了其神学内容之外,信仰的所有特征就是信仰主张真实的坚定性或信念。例如,对一个科学理论命题的真实性的坚定信念,如果缺乏正确的内容,就不能算作信仰。因此,这个模型与改革宗认识论模型一样,都将其神学内容视为有神论信仰的基础,因此拒绝了这样的建议:在有神论宗教传统中发现的同类信仰也可能在其他地方找到。
此外,在将信仰视为神学命题真实的非基本信念时,该模型引入了这样的假设:神学信念与它们相应竞争的科学理论假设属于同一事实主张类别。这种假设将导致那些认为神学主张在证据上未被合理接受的人认为信仰毫无价值,在智力上是不光彩的——充其量是“一个堕落的研究计划”(Lakatos 1970)。 (在这种对信仰证据支持的负面评估中,有信仰的人危险地接近威廉·詹姆斯提到的小学生的定义:“信仰是当你相信一些你知道不是真的的东西时”(James 1896 [1956, 29])。或者,如果有神论信仰的人在竞争的科学解释取得成功时就轻易放弃神学解释,那么他们的上帝就会沦为“间隙之神”。)当然,这些对信仰模式作为坚定持有的事实神学信仰的疑虑就会消失,如果成功的话,表明特定的神学主张可以算作事实假设,并得到所有现有证据的充分支持。然而,那些怀疑这一条件是否满足或能否满足的人可能会寻求一种信仰模型,该模型将信仰的认知内容理解为发挥着某种其他作用,而不是与科学解释性假设同类的解释性假设。
阿奎那对信仰的描述
尽管坚定的神学信仰是其核心,但阿奎那对信仰的理解比信仰是“上帝存在的理论信念”这一观点更加复杂和细致。阿奎那认为信仰是“知识和观点之间的中间点”(Summa Theologiae 2a2ae 1, 2 (Aquinas [2006], 11))。阿奎那认为,信仰类似于知识,因为信仰带有信念。但是,如果这种描述表明信仰只有一个命题对象,那么这种信念就不能被很好地描述为“理论的”。对于阿奎那来说,信仰表示信徒对神的基本取向。因此,“从所信仰的现实的角度来看”,阿奎那说,“信仰的对象是某种非复合的东西”(因此,绝对不是命题性的)——即上帝本身。然而,掌握命题的真实性对于信仰至关重要,因为“从信仰者的角度来看……信仰的对象是以命题形式组合而成的东西”(Summa Theologiae, 2a2ae, 1, 2(Aquinas [2006]) 、11 和 13),我们的重点)。
将托马斯主义的信仰模式简单地描述为坚信某些神学命题是真实的,另一个问题是阿奎那将“内心同意”的行为作为核心(Summa Theologiae, 2a2ae, 2, 1 (Aquinas [2006], 59) –65))。这是有问题的,因为,(i)在其占主导地位的当代技术用法中,信念被视为一种精神(意向)状态——一种命题态度,即对相关命题为真的态度; (ii) 人们普遍认为,当代意义上的信仰不受意志控制——至少不是直接控制;然而(iii)阿奎那认为,以信仰表示的同意是在意志的控制之下的。然而,阿奎那不必被解释为接受“随意相信”,因为同意可以被解释为一种必须引起的行为,但终止了一个受意志支配的过程——一个涉及到的询问、审议或思考的过程。精神行为,或者,就有神论信仰而言,是一种神圣恩典的过程,只有在不受意志阻碍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