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情态分布
1.1 物质
1.2 模式
1.2.1 模式的形态:概述
1.2.2 无限模式
1.2.3 有限模态:第一步
1.2.4 间隙问题
1.2.5 有限模态:第二遍
2.情态的本质
2.1 必然主义得到证实
2.2 非必然主义也得到证实
3. 情态基础
参考书目
学术工具
其他互联网资源
相关条目
1. 情态分布
斯宾诺莎列出的现有事物的基本类型非常短:物质和模式(Ip4d)。 [2]斯宾诺莎对于这两种基本类型分别存在多少标记,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但同样引人注目的描述。只有一种存在的实体,即上帝,并且存在无限多种模式。在尚未解开这些主张之前,我们可能会问斯宾诺莎:“但是,是否存在比实际更多的物质或更少的模式?”或者,保持代币数量固定,“是否可能存在与实际存在不同的物质或不同的模式?”令人惊讶的是,斯宾诺莎似乎倾向于对这些问题回答“不”。如果是这样,那么斯宾诺莎认为现实世界是唯一可能的世界。这就是必然主义的立场,在西方哲学史上很少有人明确接受这种观点。有充分的理由——从表面上看,必然主义是非常违反直觉的。当然,世界的发展可能与现在略有不同。二战盟军难道不会输吗?难道一片叶子落在的位置就不能比实际落在的位置向右偏八分之一厘米吗?同样,世界上肯定也可能包含与实际数量不同的不同个体。难道莱布尼茨就没有妹妹或者根本就没有出生吗?
斯宾诺莎意识到必然主义的真理与常识是多么背道而驰。如果他仍然相信它的真实性,他一定认为他有非常令人信服的理由这样做。这些原因可能是什么?我们将从物质必然性(2.1)开始,然后转向模式的必然性(2.2)。尽管将斯宾诺莎解释为模式必然论的理由很充分,但也有一些对斯宾诺莎有利的理由来抵制这种解读。看到这种张力将把我们带入一场解释性争论的中间,这场争论对理解斯宾诺莎的许多其他核心形而上学观点产生了影响。 (在第二节中,我们将探讨一种可能的方法,使斯宾诺莎对必然主义的追求与避免必然主义的同样重要的原因相协调。)
1.1 物质
就物质而言,斯宾诺莎声称每一种现有物质都必然存在(Ip7d)。任何现有物质都不可能不存在。他还声称只有一种实体,即上帝,实际上存在,并且只有这一种实体可能存在(Ip14)。将这些主张放在一起,斯宾诺莎认为每一种可能的物质都必然存在。既然上帝是唯一可能的实体,那么除了上帝之外,任何其他实体都不可能存在。
斯宾诺莎对这些结论的论证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
每种可能的物质都必然存在。
上帝是唯一可能的实体。
让我们依次考虑斯宾诺莎对每个步骤的推理,因为这样做将帮助我们理解斯宾诺莎的一些最重要和基本的形而上学承诺。
在论证(1)时,斯宾诺莎依赖于两个隐含且相关的前提。一是充分理由原则(PSR),二是他对因果关系的解释。粗略地说,PSR 指出每个事实都有一个获得的理由;在口号形式上,没有残酷的事实。与我们的目的最相关的是,如果某物毫无理由地存在,那么它存在的事实将是令人费解的,这违反了 PSR。出于类似的原因,如果某物不存在并且没有理由不存在,那么它不存在的事实也将违反 PSR。正如斯宾诺莎所说:“对于每件事,都必须指定一个原因或理由,无论是其存在(如果存在)还是其不存在(如果它不存在)。例如,如果有一个三角形存在,那么它的存在一定有一个理由或原因;但如果它不存在,也一定有一个理由或原因阻止它存在,或者剥夺它的存在”(Ip11d)。因此,根据PSR,每种现有物质的存在必须有充分的理由,并且非存在物质的不存在也必须有充分的理由。
斯宾诺莎主张所有可能的实体必然存在的论点的第二个隐含前提是原因提供(或只是)必要且充分的解释原因。这个想法出现在前面引用的段落中,其中斯宾诺莎声称引用“原因或理由”足以解释有关三角形物体存在和不存在的事实。应用于物质的情况,物质存在的充分理由是由该物质的原因提供的。
为什么斯宾诺莎认为对物体原因的描述可以解释该物体的存在?他最有启发性的答案也可以追溯到 PSR。因为关于因果关系本质的事实就是事实,根据 PSR,关于因果关系的事实也需要解释。在 x 导致 y 的情况下,PSR 要求解释 x 和 y 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凭借什么获得的。尽管人们可能会试图通过诉诸其他原因(例如,z 导致 x 导致 y)来回答这个问题,但 PSR 还要求说明 x 和 y 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什么,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存在因果关系。按顺序排列(或解释为什么仅仅按顺序排列就足以说明因果关系)。也就是说,PSR不仅适用于关于存在的事实,而且还适用于关于存在者之间的关系的事实。 (这一点对于正确理解下面第 2 节中的斯宾诺莎模态理论极其重要。)PSR 不仅要求根据先验一阶原因解释 x 导致 y 的事实,而且还要求解释原因x 和 y 之间存在依赖的因果关系,为什么它不是某种其他类型的关系。由于诉诸进一步的一阶因果关系并不能让我们得到太多答案,所以 PSR 实际上要求对因果关系本身进行解释。如果 PSR 为真,因果关系不可能是一种原始的形而上学关系。那么,呼应今天仍然存在的一个问题,什么是因果关系? (有关当代讨论的更多信息,请参阅因果关系形而上学条目。有关 PSR 和因果关系的更多信息,请参阅 Della Rocca (2010))。
毫不奇怪,斯宾诺莎并不将因果关系视为形而上学的原语。相反,他用其他东西来解释因果关系。在Id1中,斯宾诺莎将自因(causa sui)定义为“本质涉及存在的事物,或者[sive]其本质除了存在之外无法被想象的事物”。 (斯宾诺莎的 sive 不应该被理解为选言,通常也不是仅仅陈述等价。“或”后面的内容通常是对其前面内容的更全面的说明。将其视为“或更好……”)斯宾诺莎的定义涵盖了一般的因果关系,他的想法是因果关系是“参与”或概念联系的问题。如果 x 导致 y,则这个事实是凭借 x 的概念和 y 的概念之间的概念联系而获得的。 [3]斯宾诺莎经常提出,通过关系来构思是解释的范式(例如,Ia5、IIp5、IIp7s)。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斯宾诺莎认为原因可以作为存在事实的充分解释理由。如果因果关系是概念关系,如果概念关系是解释范式,那么根据对象的原因来解释对象的存在就是解释它按照 PSR 要求的方式存在的事实。
让我们将这一点应用到物质的例子中。斯宾诺莎认为,现有物质的存在是由于有导致和解释其存在的原因,而不存在的物质是由于阻止其存在并解释其不存在的原因而存在(Ip14)。根据斯宾诺莎对因果关系的解释,这意味着现有实体凭借与解释其存在的事物的概念关系而存在,同样,概念关系解释了不存在实体的不存在。是什么导致或解释了某种物质的存在或不存在?
斯宾诺莎认为,物质在概念上是相互分离的(Ip2-Ip5)。他由此推断物质不能被任何其他物质引起存在或阻止其存在(Ip6)。但是,由于所有存在的物质都必须有其存在的原因和理由,因此物质存在的事实必须完全由物质本身来解释。也就是说,所有现有的物质都必须是自成因的,因此是不言自明的(Ip7)。出于类似的原因,不存在物质的不存在必须仅通过有关不存在物质的事实来解释。不存在物质的概念必须包括对其自身不存在的解释。不存在物质的概念可以解释该物质的不存在吗?斯宾诺莎的回答是:自相矛盾。不存在的物质不存在的原因与欧几里得空间中不存在方圆的原因相同:它们在概念上是不可能的(Ip11d)。从不存在的事实加上PSR,斯宾诺莎得出结论:不存在的物质不存在,因为它们不可能存在。它们不能使自己存在,因为它们的概念本身就包含着矛盾,而关于因果关系的事实则跟踪关于概念参与和解释的事实。
那么,回到我们开头的问题,是否存在比实际更多的物质?斯宾诺莎的答案是“不”,这意味着不存在仅仅可能的物质。物质要么存在,要么不可能存在。现有物质是否可能不存在?斯宾诺莎的回答再次是“不”,因为其可能不存在的唯一可用解释基础是有关物质本身的事实。但如果一种现有物质是完全因果孤立的,那么什么会导致它不存在呢?斯宾诺莎回答说,只有它本身,这相当于该实体的概念包含一个内部矛盾,而这个矛盾首先会阻止这种实体的存在(Ip7)。斯宾诺莎甚至否认一种物质可以存在一段时间然后消失,因为这意味着它会导致自身毁灭,这违反了斯宾诺莎的学说:“除非通过外部力量,任何事物都不能被毁灭”。原因”(IIIp4)。在得出所有这些结论时,斯宾诺莎依赖于物质的自解释性或自致性以及 PSR 的解释要求。斯宾诺莎的结论是,对于任何现有的物质,它不可能不存在,也不可能停止存在。因此,如果一种物质存在,它就必然存在(Ip7d)。另一方面,如果一种物质不存在,它的存在是不可能的。结合这些结论,我们得出(1):每种可能的物质都必然存在。
以下是该论证的主要步骤的概述:
每种现有物质的存在必须有充分的理由,而非存在的物质不存在也必须有充分的理由[PSR;参见 Ip11d]。
原因为物质的存在和不存在提供必要和充分的理由[因果关系的本质和PSR;参见 Ip11d]。
物质是因果分离的[Ip6]。
如果某种物质存在,它就是自因的[3-5;参见IP7]。
如果某种物质是自因的,那么它的存在就是必然的[必然性和自因性;请参阅 Ip7d 和 Id1]。
如果一种物质存在,它就必然存在[6-7]。
如果某种物质不存在,那么它的不存在完全可以通过有关其本质概念的事实来解释[3-5和因果关系的本质;参见 Ip11d]。
如果关于事物本质概念的事实完全解释了它的不存在,那么本质概念就包含了矛盾。参见 Ip11d]。
如果某种物质不存在,那么其性质的概念就包含矛盾[9-10]。
如果事物本质的概念存在矛盾,那么它的存在就不可能。参见 Ip11d]。
如果一种物质不存在,那么它的存在是不可能的[11-12]
因此,每种可能的物质都必然存在[8和13]。
斯宾诺莎论证的第二个主要阶段是证明上帝是唯一可能的实体。我们不会在这里重述斯宾诺莎得出这一结论的论证的所有细节(有关两次讨论,请参见 Lin 2007 和 Della Rocca 2001)。与他对 (1) 的论证一样,斯宾诺莎对 (2) 的论证也依赖于 PSR。以下是斯宾诺莎对(2)的总体论证的一个概述:
至少存在一种物质。[4]
上帝的概念是最真实的实体,具有最大的力量和最大的存在理由的概念[Id6,Ip9和Ip11d]。
上帝的概念是内在一致的[假设]。
如果没有实例化具有最大力量和最大存在理由的最真实实体的内部一致概念,而实例化了具有较小力量和较少存在理由的实体概念,那将是令人费解的[Ip11d]。
没有什么是不可解释的[PSR]。
因此,上帝的概念被实例化了[14-18]。
因此,上帝必然存在[1和19]。
上帝的存在和其他物质的存在是不可能共存的[20和Ip5]。
因此,上帝是唯一可能的实体[20-21]。
在这些步骤中,前提 (16) 是斯宾诺莎提供最不明确的论证的一个:
既然如此,在神性之外,不可能有任何理由或原因夺走神性的存在,因此,如果他确实不存在的话,[其不存在]的原因必然存在于他的本性本身中。也就是说,他的本性是矛盾的。但肯定一个绝对无限和极其完美的存在是荒谬的(Ip11d,强调我的)。
斯宾诺莎所指出的荒谬实际上是一个存在者不存在的荒谬,根据这个存在者的概念,它是无限的和至高无上的完美。但为什么要承认斯宾诺莎的上帝概念是内在一致的呢?如果斯宾诺莎未能证明这一假设的合理性,他的本体论论证就会成为莱布尼茨抱怨的牺牲品,即即使在其他方面成功,(莱布尼兹之前的)本体论论证也只能证明一个假设的真理:如果上帝是一种可能的实体,那么上帝必然存在。斯宾诺莎的论证缺乏对(16)的论证,未能在断言上帝存在的必要性之前确立上帝的可能性。
更糟糕的是,斯宾诺莎在论证方面面临着一个特别棘手的问题(16)。因为他在(15)中对上帝概念的解释依赖于即使是那些对有神论友好的人(例如笛卡尔)也会拒绝的承诺。斯宾诺莎在《Id6》中将上帝定义为“一种由无限属性组成的实体,其中每一个属性都表达了永恒和无限的本质”。斯宾诺莎在 Ip9 中声称,没有任何明确的论证,“每件事物 [unaquaeque res] 拥有的现实性或存在性越多,属于它的属性就越多。”上帝的定义和 Ip9 中的支持原则引起了很大争议。根据笛卡尔的观点,一种物质不能具有多个(主要)属性。 [5]说上帝的概念是具有多重(主要)属性的实体的概念,实际上是诉诸了一个内部不一致的概念。因此,反对意见成立,斯宾诺莎不仅未能证明(16),而且(15)也是完全错误的。
斯宾诺莎对(15)的辩护可能是诉诸每个属性的自我遏制(Della Rocca 2001)。与实体一样,每个属性都是一种完全独立且自足的实体构想方式(Ip10)。斯宾诺莎会追问,鉴于这种严格的限制,一种物质具有一种属性的事实如何能够排除该物质具有其他属性呢?如果思维的属性和广延的属性之间不存在解释性或概念性的关系,那么实体正在思考的事实就不能解释为什么该实体也不能广延。缺乏排除某个属性的理由是斯宾诺莎将所有可能的属性都纳入上帝属性的原因之一。然而,即使斯宾诺莎能够捍卫属性的严格自包含性,他也需要一个积极的理由将它们全部包含在一起作为单一实体的属性。
这让我们回到 Ip9 和 (16) 的另一个令人反感的方面。为什么存在的完美或现实和理性力量应该与拥有更多的属性相对应?斯宾诺莎没有对这种相关性提供任何明确的辩护。 Ip9 的演示只是让读者回到属性的定义(另见 Ep9)。这是斯宾诺莎可能激发属性数量与完美/存在原因之间的相关性的一种可能方式。 Ip9中的原则可能是,单个事物[unaquaeque res]可以用更多的属性来表达,在这种程度上它就更完美,因此更真实(IId6)并且更有理由现有(IP11)。斯宾诺莎强调的“unaquaeque”可能表明完美涉及统一性和多样性。同一事物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支持它的多种表达方式,就在多大程度上它就更加完美。因此,上帝的最大完美性和真实性部分是由这样一个事实构成的:上帝的自我同一性与它的大量不可通约的表达——无限多的属性——是相容的。这种形而上完美的观点试图最大化同一性和多样性,与莱布尼茨将完美视为和谐的观点非常相似,莱布尼茨将这一原则解释为“通过同一性补偿多样性”。 [6] 在这种解读中,上帝的形而上完美对于斯宾诺莎来说,这是莱布尼茨最和谐世界的完美,是维持一与多的完美(Newlands 2018)。
无论斯宾诺莎是否完全成功地捍卫了他的上帝概念的一致性,他从中得出的引人注目的模态结论是明确的:“除了上帝,没有任何实体可以被想象”(Ip14)。这个陈述抓住了斯宾诺莎的实体一元论和他的实体必然论:只有一种可能的实体,即上帝,并且该实体必然存在。
1.2 模式
在 Ip14 中结束对实体一元论的证明之后,斯宾诺莎立即在下一个命题中声称“凡是存在的,都在上帝之中,没有上帝,任何事物都不能存在或被构想”(Ip15)。根据Id5中模态的定义,Ip15意味着除了上帝之外存在的一切都是上帝的模态或情感。对于斯宾诺莎来说,要理解这一主张的重要性,重要的是要理解模式是什么以及模式在实体中的含义是什么。
考虑模式的一种自然方式是将其视为某种属性。硬币的圆形是该硬币的一种模式。根据这种解读,圆形是硬币的一种状态,是硬币的一种特殊方式。斯宾诺莎关于模式“存在于”它们的实体中的主张也表明,模式固有于实体,类似于属性固有于事物,因此,模式可以将实体作为谓词的主语进行预测。我们可以说,圆形是硬币所固有的,而硬币就是圆形的。当然,关于属性和属性承载者有极其广泛的观点(参见属性条目),因此声称模式类似于物质固有的属性并不能回答所有问题。但即使抛开有关固有性、属性实例化和谓词关系的问题,斯宾诺莎似乎在 Ip15 中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毕竟,一张桌子或一个人怎么可能像财产一样呢?我怎样才能继承其他东西呢?如果说某物——一种物质——是萨姆·纽兰迪什,就和我说它是圆的一样,有什么意义呢?如果存在“类别错误”这样的事情,这似乎是一个特别明显的例子。 [7]
如果这个反对意见从一开始就简单地假设(a)像桌子和人这样的物体是实体,(b)实体既不固有于其他实体,也不能从其他实体中推断出来,那将是令人失望的。斯宾诺莎同意(b),但他已经论证了(a)只能有一种物质。在 Ip14 中承认他的结论,然后坚持阅读 Ip15,认为其他事物仍然应该具有物质的所有特征,这是不公平的。 (当然,这些直观的担忧很可能为重新考虑斯宾诺莎的 Ip14 论点提供理由。)
解释者试图理解斯宾诺莎将日常事物与模式等同起来的意义,而不以否认他的实体一元论为前提。一种策略是通过将日常事物与上帝的模式等同起来,否认斯宾诺莎想要财产、固有性和谓词之类的东西。根据这种解释,斯宾诺莎在 Ip15 中关于模式和“in”的主张实际上只是关于万物因果依赖于上帝的主张(Curley 1969)。日常事物本质上存在于上帝之中,因为它们因果地依赖于上帝。当斯宾诺莎声称“凡是存在的,都在上帝之中”时,他的真正意思只是说一切都因果地依赖于上帝,这在 17 世纪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主张。事实上,正如其他人所反对的那样(Bennett 1991,Carriero 1995,Melamed 2009),这一提议使得斯宾诺莎在 Ip15 中的主张变得如此不起眼,以至于很难理解为什么斯宾诺莎花这么大的篇幅用模式和内在性来表达他的本体论。位居第一,因为他拥有有效因果关系和依赖性存在的范畴。
一种不同的策略(Carriero 1995)保留了模态和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但将斯宾诺莎的模态理解为特殊的偶然事件,或者用现代术语来说,是比喻(参见比喻条目)。根据这种解读,特殊属性的集合构成了斯宾诺莎的日常物品。尽管这些比喻的本质是内在的,但它们并不能预测其实质内容。因此,虽然我本质上是内在的,但实质并不是萨姆·纽兰什,无论这意味着什么。第一种解释将内在性解释为有效因果关系,而这种解读试图在内涵上(尽管可能不是外延上)保持因果关系和内在性不同的形而上学依赖关系。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