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动机
2. 一致性问题
3. 成分本体论与非成分本体论
3.1 上帝和他的本性
3.2 上帝和他的存在
3.3 神圣属性的同一性
3.4 上帝和曼:DDS 和属性实例
3.5 上帝和麦肯:DDS 和具体事态
4. 保持神圣超越性,同时避免消极神学
4.1 提案一:谓词相同不保证属性相同
4.2 建议二:作为外星人形容词“完美”
4.3 多尔扎尔的神秘举动
4.4 斯坦普的量子形而上学
4.5 哈斯克对抗多尔扎尔和树桩
5. 说实话的辩护
6. 神圣的简单性与受造物的自由和上帝的偶然知识兼容吗?
7. DDS 的模态崩溃反对
7.1 问题简介
7.2 术语和领域
7.3 模态崩溃问题的解决方案
7.4 结束疑难后记
参考书目
学术工具
其他互联网资源
相关条目
1. 动机
是什么激发了如此奇怪且看似不连贯的学说?支持它的一个核心考虑源自安塞尔米安对上帝的定义,上帝是最完美的,是无法想象的。一个不够完美的上帝不会是绝对的现实,也不会是适当的崇拜对象。一个不那么终极和绝对的神将是一个偶像。现在,绝对现实必须是一个自体,来自其自身,因此其本质或存在不依赖于任何与自身不同的东西。然而,如果上帝像受造物那样拥有属性,那么他就会与受造物不同,并因此依赖于受造物。无论人们将 x 的属性视为 x 的组成部分,还是视为 x 外部的实体,x 通过实例化的不对称关系(或非关系联系)与 x 联系在一起,情况都是如此。如果 x 的属性是 x 的组成部分或本体论(固有)部分,那么 x 将依赖于它们,就像任何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依赖于其部分一样。但是,如果 x 通过实例化的不对称关系与其属性联系在一起,那么 x 仍然依赖于它们:如果 x 由于 x 的 F-ness 实例化而成为 F,那么 F-ness 是逻辑上的先验条件总而言之,神圣的自在性似乎要求上帝存在而不是拥有他的属性。
人们还可以通过神圣的必然性得出简单性教义。上帝是至高无上的完美,无可想象,它必定是形而上学上必然存在的存在,一个不可能不存在的存在。必然的存在是这样一种存在,它的可能性意味着它的存在,它的不存在意味着它的不可能性。但是,如果不是上帝本质与存在、可能性与现实的同一性,那么这种存在必然性的基础又是什么呢?说上帝存在于所有形而上学可能的世界中并没有提供基础,而仅仅是莱布尼茨对必然存在概念的图形表示。可能世界的表示也没有将上帝的必然性与诸如偶素数集合之类的抽象对象的必然性区分开来。上帝不仅仅是必然存在中的另一个必然存在;他也是必然存在。他是唯一必要的,作为一切不同于他自己的事物的源头和基础,包括所有非神圣的必要存在。事实上,上帝是独一无二的,也就是说,他的独特性模式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不是独一无二的,或者不一定是独一无二的,但在完全超越同类实例差异方面是独一无二的。一个神圣的存在不能拥有偶然的模态状态:如果上帝存在,那么他是必然的,如果他不存在,那么他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上帝存在,那么神性和神性存在之间就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简单主义以其传统和最强烈的形式将这种“紧密性”视为同一性。因此,神圣的简单性奠定了神圣必然性的基础。上帝是必要的,因为他是简单的。很容易看出,神圣的简单性也是上帝拥有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帝本质上具有他的属性,因为他与他的属性是相同的。对于一个事物来说,没有什么比它与之相同的事物更重要的了。
DDS 的第三个动机在于它为柏拉图在其同名对话中首次提出的古代游绪弗罗困境提供了解决方案。上帝是否因为它是好的而命令善,因为它是坏的而禁止坏的,或者因为上帝命令/禁止它,所以好是好,坏是坏?如果是前者,上帝的意愿将受制于逻辑上先于上帝的外部标准,从而损害神圣的主权。如果是后者,道德的内容就会是任意的,因为服从上帝的自由意志。然而,在 DDS 上,这种困境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如果上帝本身就是良善,那么他就不受任何标准的约束;他就是标准。如果上帝是简单的,他的意志是公正的,那么他除了善之外就不能意志任何东西,专断的外表就会消失。参见 Feser (2009, 129),他借鉴了 Stump (2003) 的经验。
请注意,虽然传统的神圣简单性方法是在同一性方面,但这种方法对 Dolezal (2011, 136-144) 所谓的“和谐挑战”持开放态度,根据该挑战,Immink (1987) 的一种变体是:神圣属性并不相同,但必然等同。 Dolezal 也将 Swinburne (1994) 视为和声学家之一。本文将不再进一步讨论和谐。请参阅 Dolezal (2011),了解对和谐主义的有力批评以及对 DDS 的总体出色辩护。
除了完美性和必然性之外,非物质性、永恒性和不变性似乎也以简单性为基础。因为上帝是简单的,所以他不能有部分,因此不能有物质或时间的部分。因为上帝是简单的,所以他不能拥有任何未实现的潜力,因此必须是不变的。 DDS 在中世纪哲学神学中的中心地位体现在它在阿奎那《神学大全》主题顺序中的位置。它是关于上帝存在的问题 2 之后的问题 3。
最后,古典基督教有神论的上帝的三位一体本质也可以被视为基督教神学中 DDS 的动机,尽管最初怀疑三位一体与神圣的简单性不相容。根据 Wedgeworth (2019, 62) 的说法,“亚历山大的亚他那修一贯使用神圣简单性的教义来论证圣子从圣父永恒的生成证明了他的绝对神性……”进一步探讨这一点超出了本文的范围。
2. 一致性问题
许多人认为本体论简单存在的概念本身是不言而喻的,因而不予理睬。在有神论者中,有些人会认为 DDS 与其他一些有神论的承诺(例如三位一体教义)不一致。本文主要关注的不是这种内部连贯性问题,而是 DDS 是否连贯的问题。这个广泛的一致性问题不是这个学说是否正确,甚至可能是正确的;而是问题。问题是我们是否有可能在没有明显矛盾和范畴错误的情况下思考它。最终,广泛的连贯性问题涉及某种一般的形而上学框架,该框架将允许 DDS 作为一种实时选项进行讨论,而不是从一开始就被视为不连贯而被忽视。
对一致性的一个主要威胁是一个事物如何与其属性相同的问题。 Alvin Plantinga (1980, 47) 认为,如果上帝与其属性相同,那么他就是一个属性,而它们是单一属性,在这种情况下,上帝就是单一属性。鉴于属性是抽象实体,而抽象是因果惰性的,那么上帝就是抽象的和因果惰性的——这当然与古典有神论的核心原则不一致,根据古典有神论,上帝是每个偶然存在的个人创造者和维持者。没有一个抽象对象既不是人也不是因果主体。任何抽象对象都不可能是无所不知的,或者说根本不知道任何事情。更根本的是,任何抽象实体都不可能与任何具体实体相同。上帝作为人和创造者是具体的。抽象和具体是相互排斥的并且共同详尽的。没有什么可以两者兼而有之。 Richard Gale (1991, 23 ff.)、William Hasker (2016, 703) 等人也提出了与 Plantinga 类似的反对意见。
很容易看出,对于那些拒绝他的形而上学框架的人来说,普兰丁格式的反对意见不会显得具有决定性。事实上,普兰丁格对范畴错误的指控可能会让中世纪 DDS 主要支持者的学生感到震惊,因为他们的想法中强加了外来框架,造成了如此多的误解。普兰丁格和许多其他哲学家一样,认为个体和属性属于通过外部例证关系连接起来的不相交的类别。个体是因果有效的具体实体,而属性则是因果无能的抽象。这种本体论方法从一开始就使神圣的简单性变得不可想象。因为如果上帝是一个具体的个体,而他的本性(也许被认为是他的全属性的结合)是一个抽象的属性,那么一般本体论就排除了上帝和他的本性的任何同一性或相同性。任何这样的同一性或相同性都会违反这两个类别的分离性。用可例证的抽象来识别不可例证的具体事物将构成范畴错误。普兰丁格式的方法至多允许上帝对其本性进行例证,其中(第一级)例证关系与身份关系不同,是不对称和非自反的,因此强制其关系的非同一性。简而言之,如果上帝体现了他的本性,那么上帝必须与他的本性不同,就像苏格拉底必须与他的本性不同一样。上帝的本性是他通过例证所拥有的东西,而不是像奥古斯丁那样,他是通过某种形式的同一性或相同性而存在的东西。
3. 成分本体论与非成分本体论
由于普兰丁格式的本体论方法从一开始就排除了 DDS,因此该学说的成熟追随者不会采用这种方法。 DDS 捍卫者将拥抱一个容纳本体论简单存在的本体论。事实上,正如尼古拉斯·沃尔特斯托夫(Nicholas Wolterstorff,1991)指出的那样,DDS 的经典支持者(例如阿奎那)具有完全不同的本体论风格,这种风格允许 DDS 的连贯可想象性。他们并不认为个体与其外部的属性相关,而是将属性视为本体论的组成部分。他们以及一些同时代的无神论者从“构成本体论”的角度思考,而不是沃尔特斯托夫所说的“关系本体论”或所谓的“非构成本体论”。束理论是构成本体论的当代例子。如果属性被分析为比喻,具体细节被分析为一组比喻,那么这些比喻或抽象细节在适当捆绑时就是具体细节的一部分。经过如此检验的财产是从柏拉图的天堂带到地上的。比喻束中比喻的统一性或包含性不是形式上的同一性,而是一种偶然的相同性。因此,苹果中的红色比喻和甜味比喻并不相同,而是作为同一整体的一部分偶然地共存。像这样的模型允许推断上帝的神圣属性的必然包含。阿奎那是中世纪 DDS 最伟大的支持者,他当然是亚里士多德主义者,而不是比喻理论家。但他也是一位构成本体论者。形式和物质、行为和效力、本质和存在是基本实体的组成部分。像苏格拉底这样的尘世物质的本质和存在确实是截然不同的,但又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他们的团结是有条件的。该模型允许推断出本质和存在必然在一起或共存的存在的情况。构成本体论虽然在这样的草图上必须保持模糊,但至少提供了一个 DDS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的框架,而不是在普兰丁格风格的框架上 DDS 仍然完全难以理解。支持 DDS 的论点相当于反对非构成本体论框架的论点。
采用构成本体论本身并不会使 DDS 变得清晰。假设属性(无论是被分析为共相还是比喻)是拥有它们的普通(厚重)细节的本体论部分,并且这种拥有被准分体学地理解为一种部分-整体关系,而不是跨越抽象与具体的鸿沟。这仍然会给我们留下一个难题:一个整体如何与其一个固有部分相同,以及两个不同的固有部分如何彼此相同。将属性解释为拥有属性的事物的一部分,其本身并不能表明如何存在一个简单的存在。但如果属性是组成部分,那么至少普兰丁格以没有任何具体事物与任何抽象事物相同为由而驳回 DDS 的观点本身就可以被驳回。
使 DDS 连贯所需的是特定版本的构成本体论,根据该版本,事物的本质是单一的具体项和事物的组成部分。就物质存在而言,性质将与某些个体成分结合在一起,例如符号或指定物质(物质符号)。物质存在因其标志物质而变得个性化和多样化。因此,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虽然本质上是相同的,但由于他们的材料符号部分不同而在数量上有所不同。物质使他们成为个体,物质使他们在数量上具有多样性。然而,上帝是非物质的,不会被任何与他的本质不同的东西所个体化,因此可以说是一个自我个体化的本质。作为自我个体化的上帝和他的本性之间没有真正的区别。用托马斯主义的术语来说,上帝的本质和寄托是相同的。(ST I,q.3,第3条)神性不是一个跨越本体论鸿沟与具体个体相关的抽象对象;神性是一种自我个体化的东西。具体的单一性。对于普兰丁格来说,事物的本质是一种联合属性,其联合属性是该事物在其存在的每个可能世界中所体现的属性。按照这种方法,神性是由神的本质属性“拼凑而成”或构建的。但神性在逻辑上和本体论上都晚于这些属性。显然,DDS 的捍卫者不会以这种方式思考自然。他会认为神性在逻辑上和本体论上先于属性,并将属性视为单一本质的表现,而这种本质的根本统一性在普兰丁格的方法中是无法理解的。所有这些都还不是很清楚,还有很多问题仍然存在。但它并不像 DDS 在普兰丁加方法上那样明显不连贯。您可能还记得,我们的问题只涉及连贯性。
3.1 上帝和他的本性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普兰丁格式的反对意见并不令人信服。原因还是在于 DDS 在非构成本体中无法被理解。它可以被理解,假设它可以被理解,只有在一个构成本体论中,其主要捍卫者阿奎那所预设的本体论风格。像普兰丁格这样的非成分本体论者可以用波南斯的观点来代表:如果上帝体现了他的本性,那么他就与它不同;如果上帝体现了他的本质,那么他就与它不同;神彰显了他的本性;因此,上帝与他的本性不同,DDS 是错误的。但构成本体论转向托伦斯模式是合理的:如果上帝体现了他的本质,那么他就与它不同;如果上帝体现了他的本性,那么他就与它不同;上帝与他的本性并无区别;因此,上帝并没有体现他的本性,而是通过与他的本性相同而拥有他的本性。
我们刚刚看到上帝如何与他的本性相同,其中“可以”是省略的,意思是“可以在没有明显不连贯的情况下被想象”。但还有另外两个问题也对 DDS 的一致性构成严重威胁。一个涉及上帝如何与他的存在相同,另一个涉及神圣属性如何彼此相同。
3.2 上帝和他的存在
首先考虑第一个问题,按照普兰丁格式的方法,说上帝与存在或他的存在相同是没有意义的。对于普兰丁格来说,存在是一切事物所体现的第一级属性。鉴于“例证”选择了两项非自反和不对称的关系,上帝不可能与存在等同。上帝也不可能等同于他的存在。后者大概是一种事态,一个抽象对象,没有任何具体事物可以与抽象事物等同,否则就会违反具体领域和抽象领域的分离。然而,有很多理由(Vallicella 2002,第 2 章)拒绝存在是第一级属性以及随之而来的本体论方案的观点。许多人共有的一个直觉是,存在不是个体的属性之一,而是它首先具有任何属性的属性:它更像是个体属性的统一或凝聚力(Vallicella 2002,第 6 章) )。
另一条通往上帝及其存在的身份的途径是通过神圣的必然性。虽然确实可以说,偶然存在存在于某些(但不是全部)形而上学可能的世界中,但这并不是使偶然存在成为偶然的原因。使偶然存在成为偶然的,是其本质与存在之间的真正区别。那么,正是缺乏这样的区别,才使得绝对必然的存在变得必然。上帝的必然性来自于他自己,而不是来自于他人,因此他与他的存在是同一的。如果愿意的话,我们可以说上帝存在于所有形而上学可能的世界中,但这是正确的,只是因为在上帝中,本质和存在是相同的。神圣的简单性是神圣必然性的基础。鉴于我们思维的运作方式,如果不区分本质和存在,我们就无法思考上帝。但这是我们的事,与上帝无关。事实上,上帝就是他的存在。
3.3 神圣属性的同一性
前述内容可以解释如何在没有明显不一致的情况下可以想象上帝和他的本性以及上帝和他的存在是相同的,但是它如何回答第二个问题呢?它如何解释可想象性而不导致神圣属性之间的同一性明显不一致?如果每个属性都与上帝相同,那么通过身份的传递性,每个属性彼此相同。例如,如果上帝=全知,上帝=全能,那么全知=全能。但每个属性怎么可能与上帝相同呢?如果我们能够理解每个属性如何与上帝相同,那么我们就能理解每个属性如何与其他每个属性相同。
我们已经看到,如果我们采用本体论的构成方法,神性就可以被连贯地认为与上帝相同。由于上帝是非物质的,因此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将他与他的本性区分开来。所以他与他的本性是一致的。神性是一种财产,或者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财产。因此,至少有一个属性是自实例化的:它把自己作为唯一的实例,而且实际上是唯一可能的实例。如果这是可以连贯地想象的,那么完美的知识、完美的力量等也同样如此:如果实例化,这些属性在每个可能的世界中都可以自我实例化,并且在每个可能的世界中由相同的事物自我实例化(Vallicella 1992)。因此,不仅神圣本质与个人相同,而且每一种神圣完美也与个人即上帝相同,因此,每种完美都与其他完美相同。
Christopher Hughes 提出了一种结构上类似的方法。像 David Lewis (1986, 50 ff.) 那样思考第一级属性:作为实际和可能的个体的集合。那么红色的属性将是所有实际的和可能的红色个体的集合,而完全强大的属性将是所有实际的和可能的完全强大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但这样的个体只有一个,那就是上帝。只有神是完全强大的,也只有神能够是完全强大的。所以完美的力量={上帝}。正如 Hughes (1989, 65) 所指出的,蒯因认为单例及其成员是相同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完美的力量={上帝}=上帝。应该补充的是,如果我们已经放弃了非构成本体论及其严格的具体和抽象的分歧,根据这种分歧,这两个领域是不相交的,那么我们就不再有理由认为一个具体的个体和它的单一个体必须是不同的因为前者是具体的,后者是抽象的。构成本体论允许具体与抽象、特殊与普遍的某种“合并”。事实上,我们在简单的上帝身上发现了这样的结合,他在某种意义上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因为他是一个本身就是假设的自然。
因此,从完美权力 = {上帝} 到完美权力 = 上帝的转变似乎是合理的。完美的知识也同样如此。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使构成神性的完美性彼此相同这一概念变得连贯。因为如果每个人都与上帝相同,那么每个人也与其他每个人都相同。
3.4 上帝和曼:DDS 和属性实例
威廉·曼(William Mann)列举了如果神圣属性被认为彼此相同时会出现的一些困难。第一个是,如果神=智慧,神=生命,那么智慧=生命。但智慧和生命甚至在外延上都不是等价的,更不用说相同了。如果汤姆还活着,并不意味着汤姆是明智的(Mann 2015,23)。第二个困难是,如果上帝是智慧,苏格拉底因参与智慧而明智,那么苏格拉底因参与上帝而明智。但这有点异端邪说的味道。没有任何生物参与上帝(Mann 2015, 23)。如果神圣属性被认为是普遍的,那么问题就出现了。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