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超验教义的概要
2. 超验教义的来源
3.先验与谓词
4. 超验论的三个典范:托马斯·阿奎那、根特和埃克哈特的亨利、约翰·邓斯·司各脱
4.1 第一个模型:上帝作为先验存在的原因(托马斯·阿奎那)
4.2 第二个模型:第一个概念的神学转变(Henry of Ghent & Eckhart)
4.3 第三种模式:上帝与受造物具有明确的共同性(Duns Scotus)
5. 作为智力首要对象的先验论
6. 超验与形而上学
7. 超越的“一”
8. 超验的“真实”
9. 超验的“善”
参考书目
初级文献
二级文献
学术工具
其他互联网资源
相关条目
1. 超验教义的概要
一些现代学者从外延意义上定义了先验性。举个例子:
Def:“一个先验谓词贯穿所有类别,并延伸到它们的第一个原因。” (欧文斯 1963 年,111)
Def:“X 是先验的,当且仅当命名 X 的术语的外延大于并包括命名存在可分为的每一个类别的术语的组合外延。” (格雷西亚 1992 年,115)
其他学者强调内涵解释的必要性,这为中世纪关于先验意义的观点的多样性留下了更多空间。对先验性的纯粹外延性定义也许可以解释阿奎那对先验性的理解,即由于其共性而贯穿范畴的事物,但它既不能解释司各脱对先验性的理解,即不被确定为属的事物,也不能解释司各脱对先验性的理解。早期苏格兰人对超验性程度的概念。此外,它无法解释为什么亚里士多德和伊本·西纳[1]不能被认为制定了先验学说,尽管他们确实承认“存在”和“一”等跨属概念的共同外延性。自1225年以来,拉丁传统中发展起来的超验学说的特点恰恰是对超类概念之间差异的系统性解释,作为“存在”概念的内在解释。
尽管拉丁术语“transcendens”(即“超越[某物]的事物”,复数“transcendentia”)具有更古老的根源,表明脱离物质的存在的高贵性,但其对“跨类别”的解释首先出现在逻辑论文中12世纪的。在 15 至 16 世纪,术语“transcendentalis”(复数“transcendentalia”)被视为“跨类”意义上的“transcendens”的同义词,可能是为了将其与早期的含义区分开来。因此,如果“先验”一词是在 15 至 16 世纪引入的,那么为了将“先验”一词的含义从与表示存在的高贵性的不同且更古老的含义的混淆中解救出来,那么使用现代学者用“先验”一词来表示 13 世纪制定的形而上学说,这可能是一种时代错误,也许是无辜的,但却是显而易见的。
一旦区分了谓语共性意义上的“超越”和存在高贵意义中的“超越”,就会出现进一步的区别,阐明“超越”一词所表达的“超越”(超越)的不同方面。 ”在“先验”的新含义中:“经院先验哲学意在三重“超越”:本体论、逻辑和认识论。 “超越”在本质上主要是本体论的,因为它是针对所谓的超越,因为这些术语超越了存在的范畴。但“超越”还具有逻辑语义方面(就其针对共产主义而言)和认识论方面(就其针对初级(prima),即智力的第一个概念而言)。这三个方面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先验是“第一”,因为它们是最常见的;由于它们的共性,它们超越了类别。” (Aertsen 2012, 657) 接下来,“超越”的这三个方面将指导对“超越”作为“超越”的新含义的历史系统阐述。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超越”作为先验的新含义本身就受到进化的影响。拉丁语“transcendens”被翻译为:“超越[某物]的事物”。这个术语显然需要一个补充,即表明“超越”中超越了什么。 “先验”的历史可以用它的补充的多样性来描述:“自阿尔伯特大帝以来,‘先验’的经院概念就是形而上学的正确主题,它与绝对的概念相对立。因此,先验就是超范畴的。从15世纪开始,先验决定经常与所谓的“超先验”相对立,即现实存在和理性存在所共有的最普遍的决定,如“opinabile”或“intelligibile”。鉴于“超先验”的相反概念,先验应被视为适用于所有真实存在的最常见决定,包括上帝(……)。这一系列概念随着康德的变化而改变。先验的概念作为某种认知的共同谓词,与经验的概念相对立。” (参见《哲学世界史》第 10 卷,第 1358-9 页中的“超验”条目。)由于康德对超验的理解尤其对现代思想产生了影响,所以首先必须强调的是,中世纪的理解先验论并不反对经验论,而是反对绝对论;事实上,所有中世纪作者都承认先验概念的经验起源。他们在形而上学的现实主义纲领中阐明了先验与经验之间的这种联系。
2. 超验教义的来源
大法官菲利普(Philip the Chancellor)的《Summa de bono》(约1225年)被认为是对先验论学说的第一个系统阐述。 (Aertsen 2012, 109–127) 但是有一些主要来源为该学说提供了基本要素。
例如,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学》第四本书中对“存在”和“一”概念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典型的处理,他在书中解释说,正如存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达一样,“一”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因此,这些概念具有相同的性质(phusis),但作为概念(logos)却不同。 (亚里士多德,Metaph. IV, c. 2, 1003 b 23-4)在《形而上学》第十本书中,他解释说“一”的正确含义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一”就是不可分割的。 (Arist., Metaph. X, c. 1, 1052 b 16.) 这种将共外延性与内涵差异配对的模型为先验学说提供了基本框架。亚里士多德指出了存在的焦点意义,它减少了该术语的同名性,以维护形而上学主体的统一及其作为一门科学的可能性(Arist., Metaph. IV, c. 2, 1003 a 32 sqq.),是中世纪对类比作为一种谓词模式的反思的起点,尤其适用于跨类术语(参见中世纪类比理论条目)。亚里士多德语料库中的其他重要文本讨论了真理和善的问题。亚里士多德在真理问题上的不同主张给中世纪带来了紧张。一方面,亚里士多德断言,每件事物与真理的关系就像与存在的关系一样;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将“真实存在”排除在形而上学的考虑之外,因为它只是一种内心存在。 (亚里士多德,《Metaph. II》,c. 1, 9993 b 30;Metaph. VI, c. 4, 1027 b 17 sqq。)最后,亚里士多德在对柏拉图善观念的批判中断言,善是在与存在一样多的方式,因此不符合柏拉图理念特有的单义性。 (Arist., Eth. Nic. I, c. 4, 1096 a 12 sqq.)
另一个主要来源是波斯思想家伊本·西纳(拉丁语:阿维森纳),他在《形而上学 I.5》中讨论了“存在”、“事物”和“个体”的概念,作为智力的主要概念。他通过在判断顺序中的第一原理和概念顺序中的第一原理之间进行开创性的类比,引入了基本概念的概念:正如在判断顺序中存在第一原理一样,命题知识的还原或分析也随之而来。目的(例如不矛盾原则),因此在概念顺序上也存在首要原则,这些原则是原始的,因为它们不能通过诉诸一些更普遍的概念来定义。了解它们并不是让未知的事物变得已知,而是通过逻辑上派生的“触发”概念将一些已知的事物带入脑海。两个最重要的基本概念“存在”和“事物”之间的关系,表示存在主义的对应。事物的本质方面,表现为“事物”或“本质”的优先性,“存在”必然与之相伴。与前述直接相关的另一个重要创新是伊本·西那对形而上学主题的神学解释的拒绝。由于一门科学的主体的存在必须事先得到证明,而形而上学要证明上帝的存在,所以上帝不可能是这门科学的主体。此外,由于形而上学是第一门科学,除了无法证明的东西之外,没有其他东西可以成为它的主题,因为它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伊本·西那关于(1)存在是基本概念和(2)存在是形而上学的主题的声明是相关的。
超验学说的其他来源是奥古斯丁、波伊提乌斯和阿里奥帕吉特狄奥尼修斯,他们代表了基督教传统中柏拉图思想作为神圣名字的解释。在不同的著作中,奥古斯丁讨论了统一、真理、良善和存在作为谓词,这些谓词在上帝中以主要和特权的方式实例化,并在上帝的创造中以派生的方式实例化。因此,关于创造的统一、真理、良善和存在的知识必须明确其与神圣起源的关系,在奥古斯丁的著作本身和奥古斯丁的传统中,这种关系经常采取上升到上帝的形式作为证明。神的存在。在他的论文《De divinis nominibus》中,伪狄奥尼修斯·阿雷奥帕吉塔(Dionysius Areopagita)对善、存在、真、美和统一作为上帝的名字进行了广泛的论述。狄奥尼修斯的著作本身遵循新柏拉图哲学,认为善高于存在,13世纪的超验学说理论家在亚里士多德主义和柏拉图主义的综合框架内解释了狄奥尼修斯的著作,该框架协调了超验与先验。最后,波伊提乌斯明确讨论了“存在”与“一”的可转换性,其论文《存在与善》论述了存在与善的关系,以期维护现实的善而不侵犯其创造者的实质善。可以说,《De hebdomadibus》是后来13世纪上半叶对先验论学说的阐述的真正典范,该学说在其第一阶段就非常注重善的概念。
3.先验与谓词
先验论的谓语具有逻辑、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意义,可以如下区分。在逻辑意义上,作为谓语表达,“先验术语”超出了波菲里在他的《伊萨戈格到亚里士多德范畴》中列出的五个谓词或共相的范围,即它们不是属、种、差异、属性或偶然。它们的意义不受绝对范围的限制,并且它们抵制“无限”(对于这个术语,参见下文)。在本体论意义上,作为一个命题的谓词所表示的属性,它是由该命题的主语所表示的对象所断言的,先验属性是不限于但贯穿于最高属所表达的事物类别的属性,类别。最后,在认识论意义上,作为一个命题的谓语所表达的谓语概念,与该命题的主语所表达的概念相联系,成为命题本身所表达的思想,先验概念是不能通过诉诸先验概念来分析的概念。一个更高的属,因此是最先为人所知的、不言而喻的和原始的。
谓语语境通常被认为是“先验”一词的历史起源。 (参见 Jacobi 2003;Valente 2007;Aertsen 2012,42sqq。)各种 12 世纪的逻辑文本都认识到跨类别术语的独特语义性质,他们将其称为“超越名称”(nomina transcendentia)。三个例子:(i.) De Rijk 部分编辑的一份维也纳普里西安评论(约 1150 年)确定了某一类名称“如此普遍以至于贯穿所有类别”,例如“存在”、“事物”、“一”、“某物”,Ars Meliduna(1154/1180 之间)将跨属术语与普世术语区分开来。 “没有一个属于所有事物的名称,例如‘事物’、‘某物’、‘存在’和‘一’,都表示普遍性”。由于共相与属相联系,跨属术语并不表示共相。类别作为最高的属,决定了事物是什么,跨属的名称表明它是什么。 (ii.) 在关于“无限名称”(nomina infinita)的争论中,它指的是通过术语否定“使术语无限”(infinitatio)的可能性,在《Montane Minores 简介》(约 1130 年)中进行了区分。 )和 Tractatus Anagnini (约 1200),在有限术语和“包含所有事物”的术语之间,例如‘东西’和‘东西’。由于这些术语不是有限的,因此它们不能被设为无限:“包含所有事物的术语不能被设为无限,因此,‘非某物是’、‘非事物是’是毫无意义的。” (iii.) 在《Monacensis 辩证法》(1150-1200 之间)中关于名称的歧义性的讨论中,确定了一种特定类型的歧义性,其中首先表示某物,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并且这种类型的歧义性与超越名词,即“事物”、“存在”、“一”、“普遍”、“可能”、“偶然”、“相同”等名称和“多样化”本身。 (参见雅可比 2003。)
名词超越所表达的逻辑“超越”是波菲利所描述的谓词或共相的顺序。波菲利声称,如果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使得谓语属于主语的本质,那么它要么是属,要么是种,要么是差异;如果谓语不属于主语的本质,那么它要么可以与主语转换,那么它就是一个属性(proprium),或者如果不能转换,那么它就是一个偶然。现在最普遍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十个范畴,波菲里将其定义为“在其之上没有其他高级属”。 (Porph.,引言 2.5)在回答“存在”是否不是最高属所共有的属这一问题时,Porphyry 指出十个类别主要是不同的,因此得出了模棱两可的结论的“存在”。
13世纪先验论学说的形成引入了波菲利没有讨论过的一类谓词。针对这种缺失,人们要么可以定义与共相相对照的先验,如《Ars Meliduna》中所见证的那样,要么通过包含第六个普遍可谓词来扩展共相列表。我们在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kham)对波菲利的伊萨戈格(Isagoge)的评论中找到了第一个反应的一个例子,他明确地解决了关于存在概念的谓语分类是否是详尽无遗的问题(即波菲利的划分的“充分性”问题)谓词),并区分作为许多谓词的术语(共性)和作为所有谓词的术语(共同术语)。 (Ockham,Expositio in librum Porphyrii de Praedicabilibus,prooem。2)我们在 Duns Scotus 中发现的第二个反应的一个例子;由于他捍卫存在的单义性,司各脱在他的《形而上学评论》中准备用第六个谓词来扩展谓词列表,即“先验普遍性”(universale transcendens),作为例子,他将其命名为“存在” ”和“一”。 (邓斯·司各脱,Questiones super libros Metaphycorum,IV,q.1)
波菲利的谓词列表不仅引发了它与先验谓词的关系问题,而且还提供了一个模型,将“存在”与其他先验词的关系表达为主语与其属性(固有)之间的关系。虽然先验论是共同延伸的,但它们在概念上有所不同。表达这种关系的特权模型是主语的属性(propium)的谓词,Porphyry 定义的属性有两个特征:一方面,属性可以与主语相互转换,另一方面,它们在主语之外。主题的本质。第一个特征非常方便,因为它提供了将先验论的可转换性与科学的基本任务结合起来的可能性:证明本身属于其主体并因此可与其转换的属性的存在。通过将“存在”与其他先验谓词之间的关系解释为主体与其属性之间的关系,先验学说赋予了称为形而上学的“存在”科学以肉体,其核心是证明“存在” ' 具有可转换的属性,例如 'one'、'true' 和 'good'。属性的第二个特征在先验层面上更成问题,因为它意味着认识到先验者与存在真正不同,是虚无。因此,大多数先验论理论家否认将第二个特征应用于先验层次,并认为先验属性不同于仅在概念上(secundum rationem)。然而,邓斯·司各脱和他建立的传统接受了“存在”与其先验属性之间关系的形式区别(对于这个术语,参见下文)意义上的真正区别。
4. 超验论的三个典范:托马斯·阿奎那、根特和埃克哈特的亨利、约翰·邓斯·司各脱
从1225年起,一系列不同的作者提出了中世纪的先验论学说,例如大法官菲利普、《哈伦西斯大全》的作者、博纳文图尔和阿尔伯特大帝,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学说都以先验论为中心[2]。的善。 1250年至1330年间,这一学说在托马斯·阿奎那、根特的亨利、约翰·邓斯·司各脱、早期苏格兰主义者和奥卡姆的威廉的著作中达到了成熟。弗朗西斯科·苏亚雷斯(Francisco Suárez)的《形而上学争论》(1597 年出版)综合了对存在的先验属性进行反思的整个传统,该书对中世纪中期和后期已知的先验论做出了最详尽的阐述。
然而,通过对先验学说的典型模式的对比,比通过对先验学说的历史的概述,可以更好地洞察中世纪先验学说的多样性。 [3]除了先验概念内部联系的差异外,这些不同的先验学说模式的差异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是先验与先验之间的关系。根据托马斯·阿奎那的说法,先验存在仅延伸至受造存在,而根特的亨利和埃克哈特大师则制定了一种先验论的学说,其中上帝是第一个被认识的。最后,邓斯·司各脱使先验存在对有限和无限存在漠不关心。它对于上帝和受造物来说是明确共有的。 (参见 Aertsen 2012,666。)
4.1 第一个模型:上帝作为先验存在的原因(托马斯·阿奎那)
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4/5-1274)的先验论学说回答了“第一已知”的补充如何可能的问题。阿奎那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添加是可能的,作为对“存在”本身尚未说出的存在模式的解释:或者通过一种特殊的存在模式,即其中一个类别,它在其范围内收缩了“存在”。以自己的方式,或通过一种普遍的存在模式,即先验模式之一,其相加不会产生这样的收缩。基本文本 De ver。 1.1 解释了所表达的存在模式适用于每个存在本身或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如果它属于一切存在本身,那么它可以是正面的,即“物”(res)所表示的本质,也可以是负面的,即“一”所表达的“个体”。如果它涉及与其他事物相关的每个存在,那么它可以表达存在之间的差异(由“某物”(液体)表示),也可以表达它们的一致性。由于灵魂“在某种意义上是万物”,因此它适合于符合每个存在。一个存在要么符合灵魂的认知能力,用“真”来表达,要么符合欲望能力,用“善”来表达。阿奎那宣称“一般存在”(ens commune)是形而上学的主题,而上帝是这个主题的原则(In Metaph.,prooem.)。与形而上学主体对受造存在的限制相平行,智力的第一个对象对“物质事物的本质”或“在物质事物中发现的存在和真实”也有限制。对上帝与“普遍存在”之间关系的反思,导致阿奎那将超验论呈现为神的名字,从而整合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存在”、“一”、“真”和“存在”的反思传统。善”,产生了有影响力的先验术语的类比谓语学说。正如自然法专着中所述,先验的“存在”(ens)和“善”是理论和实践理性原则的基础(S.th. I-II. 94.2)。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