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理和逻辑
2. 古典期前的时期
2.1 Yamaka
2.2·ā-vatthu
2.3 Milinda-panha
3. 古典时期
3.1早期古典时期文本
3.2规范三段论的出现
3.3论证中的谬误和辩论中的失误
4. 古典时期的高潮
4.1 Dignāga
4.2 Dignāga的同时代人和直接继承者
参考书目
原始文本
一般的工作
参考文献
学术工具
其他互联网资源
相关条目
1. 推理和逻辑
人类推理:也就是说,他们认为某些事情是真的,他们由此得出结论,其他事情也是真的。如果这是在思想中进行的,那就是在进行推理;如果这是在演讲中做的,一个人提出了一个论点。推论与论证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论证可以被思想,因而成为推论;推理可以被表达出来,从而成为论证。
逻辑,至少在传统观念中,试图区分好的推理和坏的推理。更具体地说,它试图确定在假定其他事物为真的情况下,得出结论为真的一般条件。这些条件可以在事物的本质中寻找。那么,人们会问,在什么条件下,某些事实需要另一些事实。这种关于推理的观点是一种本体论观点。其次,只要在思想中掌握了事实,人们也可以问,在什么条件下,对某些事实的认识允许对另一事实的认识。这样的条件,一旦确定,将区分好的推论和坏的推论。这种关于推理的观点是认识论的。第三种观点是辩证的。这里有人问,在什么条件下某人接受某些陈述事实需要他或她接受另一些陈述事实。这些条件可以区分好论点和坏论点。最后,既然论证是推理的表达,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用语言表达的,那么使用语言表达的形式来识别推理和论证的形式是很自然的,从而区分好推理和论证的形式与坏推理和论证的形式。这是一个语言学视角。印度对推理的研究一直是从本体论、认识论和辩证法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现代思想家最熟悉的语言学角度出发。
2. 古典期前的时期
人类有理性这一事实并不能保证那些有理性的人会思考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显然,一方面,推理活动,和另一方面,反思推理是好是坏的活动,是截然不同的,尽管它们自然是密切相关的。这里的阐述,虽然主要报告什么是明确的,也将报告什么是隐含的。在考察印度推理的起源时,很自然地要从推理发挥作用的实践开始,因此,这些实践很可能是反思的对象。这些实践的出发点显然是各种形式的理性探究。
理性调查包括为公众接受的事实寻找原因,接受公众和理性的审查。这项活动涉及个人和集体。它涉及到个体的人,因为个体的人是推理的中心。它涉及到人们的集体,因为争论,推理的公开表现,被他人的审查所强化。
公共辩论是理性探究的一种形式,虽然它在印度的起源尚不清楚,但我们知道,从公元前5世纪左右开始,公共语言交流在前古典时代的印度很常见,因为它们偶尔会在各种Upaniṣads中被提及,并经常在佛教经典中被详细描述。正如Todeschini(2011, 92)所指出的那样,这些交流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辩论,因为它们包括从佛陀思想的口头指导到口头争吵的一切。指导可以采取提问和回答的形式,根据他或她表达自己的能力来判断被访者。评估取决于答案有多有说服力或听起来有多权威。明喻和类比随处可见。我们称之为争论的东西很少。超过一半的《圣经》经文Nikāya包含这样的交流。这些交流通常具有以下特征:中心人物,通常是佛陀,他或她的资历陈述,对手,他或她的资历陈述,对地点和听众的描述,问候仪式,挑战,对对手立场的反驳,佛教立场的建立,假设的案例历史,投降和奖励(mann<s:1>, 1992,117)。这些交流包含了关于参与者及其所属教派的大量信息,有时几乎是仅存的信息。(见曼奈尔,1992;von hinber, 1996, II.2.1;所罗门,1976,30-34;渡边,1983;Todeschini, 2011年,79-89页。)
公共口头交流还包括各种公共集会(pariṣad或sabhha),由有关专家组成,讨论各种问题,包括行政、法律和宗教问题。正如Solomon(1976,第3章)所报道的那样,这种审议的许多法律词汇包括在哲学文献中发现的众所周知的辩论和论证术语(另见Preisendanz 2009, 2010)。
同样在这一时期,对广泛主题的理性探索正在进行,包括农业、建筑、天文学、语法、法律、逻辑、数学、医学、音韵学和治国方术。然而,除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语法,Pāṇini的Aṣṭādhyāyī,没有任何关于这些主题的作品可以追溯到这个前古典时期。尽管如此,学者们一致认为,关于这些主题的第一批现存文本的早期版本正在形成,它们的早期版本在共同时代开始时被编辑。它们包括Kṛṣi-śāstra(农业专论)、Śilpa-śāstra(建筑专论)、Jyotiṣa-śāstra(天文学专论)、Dharma-śāstra(法律专论)、Caraka-saṃhitā(卡拉卡文集)、Artha-śāstra(财富专论)、政治学专论。
对于研究印度的推理史,有三部晚期的佛教经典尤其值得注意。它们是Kathā-vatthu(争议之点),归于Moggaliputta Tissa, Yamaka(对联)和Milinda-pañha(国王米琳达的问题)。虽然这三个都来自Theravāda(或Sthaviravāda)传统,但只有前两个是传统的经典文本,都在《阿毗达摩》经典中找到。这三幅画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
2.1 Yamaka
《对联》是构成Theravāda《阿毗达摩》的七部作品中的第六部。根据von hin
《山中书》共有十章,大部分有三节。每一章都要求在这一章标题下的各种术语对,或yamakas,无论相应的全称直言命题是否成立。下面是第二章第一节的示意图:
1.1都是MA吗?5.1都是-M -MA?
1.2都是MA吗?5.2是否都是-MA -M?
2.1都是MA吗?6.1是否都是-M -MA?
2.2都是SA吗?6.2都是-SA -A吗?
3.1是否都是并购?7.1都是-M -A吗?
3.2所有的A都是M吗?7.2是否都是-A -MA?
4.1是否都是并购?8.1都是-M -A吗?
4.2都是SA吗?8.2是否都是-A -SA?
其中M为物质,A为聚集体,MA为物质-聚集体,SA为感觉聚集体。我们注意到在1.1和2.1,3.1和4.1,2.2和4.2,5.1和6.2,7.1和8.1以及6.2和8.2中的重复。我们还注意到1.1和5.2是对负的,1.2和5.1也是。尽管文本中没有任何论证,但同样形式的问题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出现,这一事实揭示了人们对语言形式重要性的认识,语言形式是推理的一个基本方面。然而,虽然文本的系统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它的逻辑点肯定不是。
2.2·ā-vatthu
Kathā-vatthu(争议之点)是Theravāda传统中七部阿毗达摩经典中的第五部。与Yamaka不同,Kathā-vatthu由参数组成。这些论证的目的是显示大约200个命题的不一致性,这些命题与Theravādins的观点不一致。文中发现的这种论点在下面这段经常被引用的段落中得到了很好的例证,在这段中Theravādin向他的对手Pudgalavādin提问,关于灵魂是否被真正地、最终地认识。
Sthaviravādin:灵魂是真正和最终被认识的吗?
Pudgalavā喧嚣:是的。
Sthaviravādin:灵魂是否像任何最终的事实一样被真正和最终地认识?
Pudgalavā喧嚣:没有。
Sthaviravādin:承认你的反驳,如果灵魂是真正和最终被认识的,那么确实,好先生,你也应该说灵魂是真正和最终被认识的,就像任何最终事实一样。你在这里所说的是错误的,就是说,我们应该说(a)灵魂是真正地和最终地被认识的;但我们不应该说(b)灵魂就像任何终极事实一样,是真正地、最终地被认识的。如果后一种说法(b)不能被接受,那么前一种说法(a)确实不应该被接受。肯定前一种说法(a)而否认后一种说法(b)是错误的。
我们很容易从中提炼出如下形式,
Sthaviravādin: A是B吗?
Pudgalavā喧嚣:是的。
Sthaviravādin: C是D吗?
Pudgalavā喧嚣:没有。
Sthaviravādin:承认你的反驳,如果A是B,那么C是D。你在这里说的是错误的:即,A是B,但C不是D。如果C不是D,那么A不是B。
实际上,这个形式在第1卷第1章中被反复实例化。
从逻辑历史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的三个特点是重要的。首先,如上面的模式所示,参数被放入规范形式。虽然我们没有关于语义上升发生的记录,但毫无疑问,这些论证都是为了满足某种形式。第二,论证的句子是逻辑相关的。作者理所当然地认为,同意的句子是不一致的,对应于以下α的不一致命题图式的一个实例
�
,¬
β
¬
�
,α
→
β
�
→
�
。他还想当然地认为持有不一致的命题是错误的。他最后假设,如果一个句子对应于命题图式α
→
β
�
→
为真,那么对应于命题图式的句子
β
→
¬
α
¬
�
→
¬
也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他预设了自然语言对应物在条件句和对置句等价的一个方向上。(参见Ganeri 2001年关于解释文本中隐含的辩证法的最新尝试。)
2.3 Milinda-panha
Milinda-pañha (Milinda国王的问题),不像Kathā-vatthu,它包含了一个坚持可识别模式的辩论交流,包括希腊巴克特里亚国王米南德(Pāli: Milinda)和一个不知名的佛教僧侣Nāgasena之间的对话(von hin
在对话中预设了一个重要的逻辑原则:不矛盾原则。它在全书的很多地方都是预先假定的,但在第4卷中尤其明显,标题为“解决困境”。这本书包含了米琳达国王给Nāgasena带来的困境。其中许多是一对明显不一致的陈述或与教义不一致的实践。它们对应于命题逻辑中的下列图式
∧
问
,
�
∧
�
p
→
¬
问
,
�
→
¬
�
,问
→
¬
p
.
�
→
¬
�
。一个特别明显的例子出现在第二章第六节。米琳达国王说:
如果至尊Nāgasena真的说过所有的人都因惩罚而颤抖,所有的人都害怕死亡,那么罗汉已经超越恐惧的说法一定是错误的。但如果最后一句真的是他说的,那么另一句肯定是假的。(t·w·里斯·戴维斯,1980)
Nāgasena的回应是指出,实际上,意图的意义不同于字面意义。他举了几个句子的例子,在这些句子中,all这个词出现了,但在这些句子中,all并不是要把所有人都包括在我们今天所说的话语领域中。他指出(在第8节),国王可能会告诉他的四个大臣,所有人都必须纳税,但国王并不打算把大臣包括在所有人之中,大臣们没有纳税的负担。在另一个例子(第9节)中,他指出,村长可能会告诉村里的哭泣者召集所有村民,但实际上,他的意图只是所有的户主聚集在一起。
3. 古典时期
公元的前五百年也见证了哲学论文的修订,不同哲学和宗教传统的支持者提出了他们世界观的系统版本。后两部作品以多种不同的方式见证了这一时期人们对论证的浓厚兴趣。在这一时期的各种论证形式中,有一种是典型的。在本节中,我们首先回顾前古典时期末期与逻辑发展有关的文本。然后我们将注意力转向考察规范论证形式的出现。最后,我们对论证中的谬误和辩论中的失误的处理做一个非常简短的概述。
3.1早期古典时期文本
这一时期与研究逻辑发展有关的文献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有论证但不提及或讨论论证或推理的文献;一类是提及或讨论推理但不提及或讨论论证的文献;另一类是提及或讨论论证但可能也提到或讨论推理的文献,甚至可能提供两者的例证。
3.1.1带参数的文本
在这一时期,几乎完全由论点组成的辩论文本开始出现。其中最早的是归于Nāgārjuna(公元2世纪)的文本,其中包括Mūla-madhyama-kakārikā(中道基本经文),Vigrahavyāvartanı(排除纠纷)和Vaidalya-prakaraṇa(粉碎性小册子)。此后不久,Āryadeva(约公元3世纪)写了一篇文章,据说是Nāgārjuna的学生,题为Śataka-śāstra(《百诗论》),现在只存其中文译本Bǎi lùn(英文)。在这些文本中,只有Vaidalya-prakaraṇa是散文文本。虽然其他的都是诗,Vigraha-vyāvartanı和Śataka-śāstra,不像Mūla-madhyama-kakārikā,都附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后两者中,只有Vigraha-yāvartanı’存于梵语原文中。文本有作者的注释,文本和注释都保存在梵文原文中,这使它成为最能揭示那个时期的推理的文本。
正文由七十节组成,每节都附有作者自己的注释。书中所讨论的中心问题是“万物无本性”的主张。前二十节经文提出了四个支持这一说法的论点,然后是六个反对它的论点。接下来的50节经文详细阐述了前20节的论点和反对意见。文中的论证是复杂的,使用了许多不同形式的论证,并援引或预设了一些推理原则。为了理解这段经文和上面提到的其他经文中的推理,我们将简要地考虑31-50节及其附带注释中的一些论点。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