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过后数月,一个风雨交加之夜,电闪雷鸣撕裂长空。慈康宫内,烛火摇曳不定,空气中弥漫着沉重而压抑的气息,处处透着庄严肃穆。
太后的病情再度恶化,每一声咳嗽、每一次喘息都似是与死神拔河的挣扎之声,在这寂静的宫殿里显得格外刺耳。
殷墨初龙颜大怒,怒火在眼中翻腾,他沉声下令:“立刻去传那名郎中来见朕。”声音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显然已动了真怒。
不久,侍卫来传那名郎中已经潜逃出宫。
帝君听闻郎中潜逃,眼神瞬间冷厉如冰,周身散发着摄人的寒意 。他握紧拳头,一字一顿地说道:“务必将其缉拿归案,若有疏忽,尔等皆提头来见!”
凤念艺在一旁轻声安抚帝君:“君上且息怒,还请珍重龙体。”她的话语宛如柔和的微风,试图平息那汹涌的怒意,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关切与担忧,仿佛生怕帝君因一时之愤而损伤了尊贵的身躯。
殷墨初深吸一口气,紧握的双拳慢慢松开,看向凤念艺,语气虽仍带着余怒但也多了几分温和:“艺儿,朕心中实在难平,母后病势危急,那庸医却逃之夭夭。也亏得有你在旁劝解,朕会稳住。”
“臣妾明白,君上盼望着太后娘娘早日康复,才会听信那民间郎中之言,冀望他能治愈太后的顽疾。这其中的缘由,怕是并非我们表面所见这般简单。”
帝君眉头微皱,眼神透着思索:“你所言有理,此事定有蹊跷。一个小小郎中,怎会如此大胆,又怎会医术不济还敢进宫。朕定要彻查,揪出背后之人。”
这时,王太医脚步沉重地从太后内寝走出,在帝君面前恭敬叩首,悲怆道:“君上,臣已尽力,太后怕是撑不过这几日了。”
帝君身子猛地一震,眼神瞬间充满悲戚与不甘,声音颤抖着说:“不可能!你们再去想办法,一定要把太后救回来!”
凤念艺眼眶微微泛红,强忍着泪水,声音轻柔却带着坚定:“君上,王太医已竭尽全力,咱们不妨召集更多良医会诊,说不定还有转机。眼下,您可得稳住,太后还需您呢!”
殷墨初神色凝重,目光紧紧盯着凤念艺,长叹一声,缓缓开口:“念艺,你所言极是。朕身为一国之君,自当沉稳。只是母后于朕,恩重如山,朕实在难以承受她即将离去的可能。传令下去,即刻召集天下良医,务必寻得一线生机。”
数日后,各地寻来的医生纷纷汇聚宫中,他们或仔细问诊,或谨慎施针用药,可太后的病情却依旧不见起色,反倒愈发沉重。
宫殿内,弥漫着压抑的气息。帝君殷墨初看着卧病在床、日渐虚弱的太后,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他轻轻摩挲着太后的手,声音哽咽:“母后,儿臣已寻遍天下良医,他们定会有办法治好您,您可一定要坚持住。您还未曾看到这太平盛世,未曾享受更多天伦之乐。”
说罢,一滴泪悄然落下,滴在太后苍白的手上。 可太后只是微微动了动嘴唇,却发不出半点声音,殷墨初的心瞬间揪紧,眼眶泛红,“母后,您别吓儿臣……”
太后艰难睁眼,嘴唇翕动,微弱断续道:“初儿……莫为哀家……伤心……天下需你……用心……治理……” 每说一字都用尽气力,胸口剧烈起伏,仍强撑着叮嘱 。
殷墨初眼眶瞬间红透,泪水夺眶而出,双手紧紧握住太后的手,指尖因用力而泛白。他几乎贴在太后床边,声音颤抖,带着哭腔哽咽:“母后,儿臣都明白。您别说话,安心养病,别再操心天下了。儿臣从小承蒙您庇佑,不能没有您啊!”
太后气息微弱,却强撑着,每一个字都似从牙缝中挤出,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委相……狼子野心……废黜委后……莫管念艺……天女身份……她聪慧又贤良……封她为后,定要星月一统大陆 。”
太后话音刚落,便带着微笑告别了这个世界,像一颗星辰悄然陨落,留下了无尽的优雅与从容。
殷墨初愣在原地,双眼空洞地望着太后的面容,嘴唇颤抖着,许久才发出一声悲恸的嘶吼:“母后!” 他缓缓俯下身,将脸贴在太后渐渐冰冷的手上,泪水决堤,“您怎舍得就这样抛下儿臣……您交代的事,儿臣定当倾尽所有去完成,可您为何不再等等……”
帝君殷墨初神情肃穆,亲自昭告天下太后仙逝,赐谥号“昭德”,下旨要将太后与先帝合葬,朝中上下即刻紧锣密鼓地筹备葬礼。一时间,整个皇城沉浸在一片哀伤肃穆之中,百姓们也纷纷自发哀悼。
良妃却在这时听闻了一则离奇传言,说太后身体大好,不日便要在慈康宫大摆宴席。刚解除禁足的她,满心以为能借此机会重回恩宠中心,精心打扮一番,穿着平日里最华丽的宫装便匆匆赴宴。
踏入慈康宫,眼前的景象却让她瞬间僵在原地。整个宫殿弥漫着诡异的寂静,泛出白茫茫的一片,哪有什么宴席的热闹场景,分明是一片死寂。
帝君殷墨初本就因太后离世而悲痛万分,又逢良妃这般不合时宜的举动,顿时龙颜大怒,猛地一拍桌案,怒喝道:“良妃!如今国丧期间,你竟听信谣言,身着艳服闯入慈康宫,是何居心?莫不是平日里被朕纵容得忘了规矩,连最基本的皇家礼制都抛诸脑后了!”
良妃吓得脸色惨白,“扑通”一声跪地,身子抖如筛糠,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拼命磕头求饶。
殷墨初看都不看她一眼,目光冰冷如霜,寒声下令:“良妃身为后宫妃嫔,在国丧期间如此荒唐,全然不顾皇家体统。即刻着她前往泰陵,为太后守孝,无朕诏书,不得回宫半步!”
良妃听闻“无朕诏书,不得回宫半步”,刹那间,只觉天旋地转,眼前一黑,径直昏厥过去。这道旨意于她而言,不啻于一道催命符。
她心里再清楚不过,一旦离开这皇宫,便如断了线的风筝,彻底没了倚仗。往后在这深宫里,她将彻底失去话语权,更没法为自己的孩子们谋划前程。
如今,她的三帝姬已到及笄之年,正是谈婚论嫁的关键时候。良妃此前满心盘算,想着凭借自己在宫中积攒的人脉与手段,为女儿觅得一门能巩固家族势力的好亲事。可谁能料到,这一道去泰陵守孝的旨意,瞬间将她的计划击得粉碎,往后再无机会为女儿精挑细选良婿。
她的三帝姬刚到及笄之年,她本想凭人脉为女儿寻桩能巩固家族的亲事,可去泰陵守孝的旨意,让她彻底没了机会。
而她的长子,是她后半辈子的指望。为了帮儿子争皇位,她在宫中步步为营,费尽心思。如今却要去泰陵,母子分离,没了助力,儿子继承大统的希望也彻底破灭。
太后葬礼结束,皇宫内的沉重氛围稍有缓和。凤念艺身着素衣,静静伫立在城楼上。
寒风呼啸,卷起地上的残叶。远处,良妃的马车缓缓驶出,车轮压过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马车四周,侍卫们神情肃穆,押送着这位失势的妃嫔。
良妃的马车路过城楼时,凤念艺目光冷漠地注视着。
一旁的云燕轻声说道:“娘娘不过略施小计,便令良妃从此失了圣心。”
“君上仁慈,定不会真要了她的性命。本宫也无心取她性命,只是想给她一个教训罢了。她竟敢打本宫儿子的主意,本宫深知她的意图,既然如此,那本宫便断了她的妄念。”
云燕语气平静地说:“娘娘如此,已是极大的仁慈了。她多年来依附于太后,如今去为太后守陵,也算是她对太后多年恩情的一种报答吧!”
飞花轻手轻脚地为凤念艺披上那件素雅的披风,语气中带着几分离不得的担忧与恭敬:“娘娘,此处风大,怕是会伤了您的身子,您腹中的龙嗣还指望着您安康呢,咱们还是尽早回去吧!”
凤念艺微微点头,轻抚自己还未显怀的腹部,眼中闪过一丝温柔。她最后看了一眼良妃离去的方向,转身缓步走下城楼。
凤念艺款款而行,边走边轻声问道:“贤贵妃姐姐,想必也在为二帝姬的婚事操心筹谋了吧?”
云燕轻声道:“我听说,是相中了户部郎中之子。”
“飞花,你派人去冷宫,把贤贵妃为二帝姬议亲,相中户部郎中之子的消息,告诉云嫔。”凤念艺眼神平静,淡淡吩咐。
飞花面露难色,轻声回道:“娘娘,云嫔已然疯癫,怕是听不进话去。”
凤念艺微微抬手,示意无妨,语气波澜不惊:“照做便是。贤贵妃抚养二帝姬多年,也算尽心,云嫔知晓后,或许能稍作安心。”
几日后,良妃抵达了泰陵。
在泰陵的日子,清冷又孤寂。良妃每日素服对着佛像,机械地敲着木鱼,可她的心却怎么也静不下来。她想不通自己究竟哪里出了错,为何会突然失宠,被打发到这偏远的地方守孝,更不知道背后是谁在设计她。
起初,良妃还心存幻想,觉得只要自己表现得足够虔诚,帝君便会念及旧情,召她回宫。她日日精心打扫守孝的庵堂,在佛前诚心祈福,哪怕双手磨出了茧子,也未曾有过一丝懈怠。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始终没有帝君的消息。庵堂外的树叶绿了又黄,黄了又落,唯有她被困在这一方天地。
偶尔,有从宫中前来泰陵办事的小太监,良妃便会想尽办法打听宫中的消息,尤其是关于自己子女的情况。可那些小太监要么支支吾吾,要么匆匆离去,让她愈发心急如焚。
这边,帝后想趁机夺子,不想让良妃有回宫的可能。便派宫女混入前往泰陵送东西的宫女队伍中,为了是有机会接近良妃。
一日,送东西的队伍抵达泰陵,那位被安排好的宫女瞅准时机,趁旁人不注意,悄悄靠近良妃。
她压低了声音,先与良妃寒暄几句。随后,她看似不经意,轻声吐出一番话来:“娘娘,您且静下心来仔细思量,如今您落得这般境地,究竟谁获利最多呢?”
那声音虽轻,却似一把锐利的小刀,直直地戳向良妃心中最柔软也最敏感的地方,让她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眼神中闪过一丝惊惶与疑惑。
她脑海中迅速闪过几个人影,可一时仍不敢确定。待她回神过来,那名宫女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良妃望着庵堂右边那扇小门,那名宫女好像是从那里离开的,她心中顿感五味杂陈。她开始仔细回忆在宫中的种种,越想越觉得凤念艺嫌疑最大。一股仇恨的怒火在她心中熊熊燃起,她暗暗发誓,若有机会,定要让对方付出代价
自那天后,良妃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庵堂开始了自己的筹谋。
她偷偷找来常来庵堂送柴米的老妇,塞给她自己仅有的一支银簪,低声道:“劳烦你给我娘家带个信,就说我在这度日艰难,急需财物支援。”
老妇犹豫片刻,还是收下了簪子。
没过多久,娘家送来了财物,同时还带来了一个信得过的侍女——花儿。良妃见到花儿,赶忙拉着她的手,急切说道:“花儿,如今我被困在此处,你在京中务必帮我打听宫里的消息,尤其是元淑贵妃和我子女的情况,打听到后,寻机会告知于我。”
花儿点头应下。此后,每隔一段时间,花儿便会趁着给庵堂送东西的机会,悄悄带来消息。听闻元淑贵妃在宫中愈发得势,自己的子女因为失去了母亲的庇护,在宫中受人欺压,过得并不好,良妃的恨意更加浓烈。
她在庵堂中对着佛像,暗暗呢喃:“凤念艺,咱们走着瞧,我定要你好看。”
星月天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