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江湖即道场
离开长安的风沙里混着脂粉气,粘在唐僧袈裟上,凝成细碎的桃花。他展开经卷,见末页的"江湖"二字正在渗血,血珠落在地上,长出株奇异的树,枝干是辟邪剑的形状,叶子是《金刚经》的书页,花瓣却像混天绫的金丝,风一吹,簌簌落下,既有剑穗的轻响,又含经文的吟唱。
"这破树还挺会装模作样。"悟空用金箍棒拨了拨树枝,棒身缠着的乐谱突然自行展开,与花瓣缠成个同心结,结上的音符竟化作只小小的金猴,抱着片剑形叶荡秋千,"你看它根须,扎在土里还不安分,竟往东海的方向钻。"
敖丙的龙角微微发烫,他俯身按住地面,冰魄剑的霜纹顺着根须蔓延开去,在地下织成张巨大的网,网眼里既兜着西海的龙卵,又裹着灵珠火凝成的暖玉。"是哪吒的灵珠在引它。"他指尖划过根须上的纹路,那里的龙鳞印记与灵珠火交织,竟在土面拼出"东海"二字,只是笔画末端都拖着剑穗,"它想跟着我们走,把江湖种到东海去。"
哪吒突然笑出声,火尖枪往地上一顿,枪头灵珠的光芒顺着根须往上爬,树身立刻爆出串串火花,每朵火花里都浮出张笑脸,有岳不群的,有林平之的,有东方不败的,最后都化作光点,融入花瓣:"小爷的灵珠里,藏着半个江湖呢。"他看向唐僧,灵珠的红光与经卷的金光轻轻触碰,"师父要不要把这树移栽到大唐?让长安城的人都知道,念经的也能练剑,练剑的也能成佛。"
话音未落,前方的风沙里突然冲出队马队。骑士们穿着唐军的铠甲,却佩着五岳剑派的长剑,甲胄缝隙里露出《金刚经》的书页,马蹄踏过那株奇树的影子,立刻溅起半金半紫的火星,马背上驮着的不是粮草,而是尊尊小小的剑冢模型,冢顶插着的不是残剑,而是缠着佛幡的长矛。
"是护送取经队伍的唐军?"八戒的九齿钉耙在地上划出防御的圈子,耙齿间的糖葫芦签突然挺直,化作小小的剑丛,"可他们的剑鞘上,刻着'日月神教'的标记,矛尖还挂着少林的念珠。"
为首的骑士勒住马,铠甲下露出张年轻的脸,眉眼像极了林平之,却长着方证大师的耳垂。"奉陛下旨意,护送圣僧返程。"他翻身下马,长剑在鞘中轻吟,既像紫霞功的气劲,又含《大悲咒》的韵律,"只是路上不太平,有些江湖人想抢真经,说要把经卷改成剑谱,还有些和尚想烧剑谱,说会污了佛法。"
令狐冲的碧玉笛突然抵在唇边,笛音清越,穿透风沙:"那你觉得,真经该给和尚,还是该给江湖人?"
年轻骑士笑了,笑容里既有侠客的坦荡,又含僧侣的慈悲:"我爹是练剑的,我娘是礼佛的,他们说真经就该像我手里的剑,既能护着佛经,又能劈开不平,给谁都一样,只要心里装着江湖,揣着佛。"他指向马队驮着的剑冢模型,"这些是沿途百姓做的,说要把剑冢改成寺庙,让独孤求败的牌位旁边,也供着方证大师的塑像。"
走到黄河渡口时,那株奇树已经长得与人齐高。渡口的渡船被人改成了剑形,船帆是用《笑傲江湖曲》的曲谱糊的,帆绳缠着《金刚经》的书页,船夫划桨的动作里,竟藏着半招独孤九剑的破式,桨叶入水,激起的浪花都带着剑穗的形状。
"这船能开吗?"八戒挠着肚皮,看着剑形船首上刻着的"普渡号"三个字,最后个"号"字被人用剑气改成了"剑","别没到对岸就散架了,到时候还得劳烦沙师弟用沙粒造船。"
沙僧的月牙铲突然往水里一插,沙粒漫延开去,在河底凝成座水下宫殿,殿柱是用辟邪剑熔的,殿顶铺着《葵花宝典》的书页,书页上覆盖着层流沙河的细沙,沙粒里浮出无数人影,都是些普通百姓,有渔夫,有樵夫,有书生,他们手里都握着两样东西,一样是经书,一样是剑。
"他们在学着共存呢。"沙僧收回月牙铲,沙粒宫殿渐渐沉入河底,"就像这黄河水,既能载着渡船,也能浮起剑冢,谁也碍不着谁。"他看向唐僧,见师父正将经卷的一角浸入河水,河水立刻顺着经文的纹路往上爬,在页脚开出朵半金半紫的花,"师父是想把这河水也写进经里?"
唐僧点点头,指尖的舍利子在河面上轻轻一点,水面立刻浮现出无数文字,有佛经,有剑谱,有曲谱,最后都化作条金色的河,顺着水流往东海的方向去:"真经本就该在人间流转,就像这黄河水,既过长安,也过东海,既浇佛堂的莲花,也润江湖的剑穗。"
上船时,那株奇树突然自行连根拔起,化作道流光,钻进唐僧的经卷里。众人探头去看,只见经卷的插画上,多了株枝繁叶茂的树,树下坐着个穿袈裟的剑客,正低头给个佩长剑的和尚讲经,远处的长安城郭里,佛塔与剑冢并肩而立,钟声与剑鸣交织成曲,既像《金刚经》,又似《笑傲江湖》。
船行至河中央时,西天的最后一缕金光落在经卷上,与人间的烟火气融为一体。悟**然指着东方,那里的海平线上,浮出东海龙宫的轮廓,宫殿的飞檐上,既挂着龙族的风铃,又插着辟邪剑的断刃,风铃响动的调子,竟与令狐冲的笛音一模一样。
"快到东海了。"敖丙的龙角泛起兴奋的蓝光,冰魄剑的霜纹里映出龙宫的景象,只是宫殿的梁柱上,多了几处灵珠灼烧的暖痕,像是有人用灵珠火在上面刻了个小小的"吒"字,"不知道我父王见了哪吒,会不会把他扔进海底喂鲨鱼。"
哪吒的火尖枪在掌心转了个圈,枪头灵珠的光芒里,浮出东海龙宫的样子,只是宫殿的大门上,多了块"江湖分舵"的匾额:"他要是敢,小爷就把西海的龙宫里,也种上这株奇树,让所有龙族都知道,打架不一定非要用龙息,用剑也挺好看。"
唐僧合上经卷,发现末页的空白处,不知何时多了行新字,是用所有人的笔迹共同写成的:"江湖即道场,万物皆菩提"。字迹末尾,画着片小小的海域,一半是东海的碧波,一半是西天的金光,海面上漂着艘剑形船,船上插着面旗,既写着"取经",又题着"江湖"。
船桨划过水面,激起的浪花里,浮出无数细小的剑形叶,叶尖顶着佛印状的露珠,顺着水流往东海漂去。悟空的金箍棒在船舷上轻敲,打着《笑傲江湖曲》的节拍,八戒跟着哼起不成调的佛经,沙僧的沙粒在掌心凝成小小的沙漏,记录着这趟既像取经,又似江湖的旅程。
令狐冲的碧玉笛在风中轻响,笛音里没有了初遇时的戾气,也没有了雷音寺的庄严,只剩下人间的坦荡与自在。敖丙与哪吒并肩坐在船尾,混天绫在两人腕间轻轻晃动,将龙元与灵珠火的光芒,织成条半暖半凉的光带,随着船行,往东海的方向延伸,仿佛要把整个江湖,都牵进那片蔚蓝里。
西游笑傲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