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声渐远,萧景琰的身影已消失在视线中。梁帝仍站在门前,山风卷起他的衣袍,显出几分落寞。
高湛捧着披风上前,轻声道:“陛下,夜深露重,当心着凉。”说着便要为他披上。
“靖王殿下向来言出必行,既已立誓,必会三日之内率军回援!”
梁帝微微闭目,声音低沉:“但愿天佑大梁.....”
他转身,目光落在瘫坐在椅上的如兰身上。少女发髻散乱,疲惫不堪,却仍强撑着挺直脊背。梁帝眼中闪过一丝难得的赞许,缓步走近。
“你这丫头,胆子倒是不小。”梁帝的声音里带着几分难得的温和。
如兰勉强一笑,声音有些发颤:“陛下,别笑我,我都快吓死了,天黑黑的,路上只有我一个人,四周可怕极了,可一想到誉王要谋反,陛下有危险,就只能咬牙撑着了。”
梁帝闻言,沟壑纵横的脸上露出一丝真切的笑意::“不错,倒有朕的几分风采。”
如兰眼睛一亮,惊喜道:“真的吗?像陛下,这么厉害?”
梁帝失笑,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凌乱的头顶:“真是个傻丫头。”
他转头对高湛吩咐:“去请贵妃过来。”
不多时,静妃匆匆而至,一见如兰,顿时眼眶一红,声音哽咽:“这是怎么了?怎么搞成这个样子?”
梁帝叹息:“你替她好好看看,检查一下哪里受了伤,如今连路都走不稳了。”
静妃含泪点头:“臣妾明白。”
静妃营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如兰惨白的脸色。静妃小心翼翼地为她褪下染血的衣衫,只见手臂、腰间皆有利刃划伤的痕迹,每动一下都能听到少女压抑的抽气声。
“疼,娘娘,轻点!”
静妃心疼不已,轻轻抚过如兰手臂上那道狰狞的伤口,“你这傻孩子,怎么能横冲直撞,不管不顾呢?”
如兰眼泪婆娑地望向静妃:“我就是担心你们。”她咬着下唇,泪珠顺着脸颊滚落,“娘娘别说我,我都快吓死了。城门前那个禁军举着刀冲过来的时候,我…我都不能呼吸了!”
“好了,不说了,平安就好。”静妃用温热的帕子轻轻擦拭她脸上的泪痕,却见更多的泪水涌出来。当褪到下面的衬裤时,发现大腿处——鲜血早已浸透衣料,与皮肤粘连在一起。
静妃取来温水,一点点润湿伤口处的布料,再轻轻剥离。每一下动作都极尽轻柔,可如兰仍疼得指尖发颤,不住的喊疼。
“好孩子,再忍忍。”静妃声音哽咽,手上却不停,迅速为她清理伤口、敷上药膏,再用干净的纱布细细包扎。
如兰望着静妃温柔而专注的侧脸,忽然低声道:“娘娘,殿下去请援军去了,您说,我们能等到殿下回来吗?”
静妃手上动作一顿,随即坚定道:“会的,景琰从不食言。”
如兰轻轻点头,眼中泛起泪光:“嗯,我相信他,一定会赶回来的。”她望向帐外漆黑的夜空,轻声道:“只要再坚持三日。”
静妃为她掖好被角,摸了摸额头:“睡吧,养好精神。等景琰回来。”如兰实在太累了,很快就陷入沉睡。
静妃凝视着少女的睡颜,目光在她包扎好的伤口处停留许久,她伸手将如兰散落的发丝别至耳后。
“傻孩子”,她低声呢喃,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静妃回到梁帝御帐时,已是更深露重。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梁帝略显疲惫的身影。他斜倚在龙纹软榻上,手中握着一卷竹简,目光却未落在字里行间。
“陛下,夜深了,歇歇吧。”静妃轻移莲步上前,素手搭上梁帝的肩颈,力道恰到好处地揉捏起来。
梁帝闭目享受片刻,才开口问道:“那丫头如何了?”
静妃手上动作未停,眉间却浮起一丝心疼:“这丫头当真傻得让人心疼。手臂上三四道刀伤,腰间三道,最重的是大腿中间,血肉模糊的。”她声音渐低,“好好一个姑娘家,往后怕是要留不少疤痕。”
梁帝闻言轻笑:“是够傻的。”他睁开眼,目光透过跳动的烛火望向远处,“倒有几分像当年的宸妃。”
静妃指尖微顿,随即继续揉按:“确有几分宸妃姐姐的真性情,只是”,她犹豫片刻,“听说猎宫上下都瞧见景琰抱着那丫头冲进帐里,这孩子也是,半大的人啦,行事还这般鲁莽,也不替人家姑娘想想清誉,这不是坐实了流言嘛?”
梁帝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拍了拍静妃的手:“年轻人嘛。”他沉吟片刻,忽然道:“等平定这场叛乱,朕就给他们赐婚。到时,谁还敢说她的不是。”
静妃闻言一怔,随即展颜:“陛下圣明。”她望向帐外沉沉夜色,“眼下最要紧的,还是盼着景琰能平安归来。”
梁帝顺着她的目光望去,神色渐渐凝重。
知否娇憨嫡女俏陛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