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帝负手立于亭中,望着满园芳菲,神色却有些萧索。自誉王死后,他时常觉得这深宫愈发冷清,唯有纪王偶尔入宫,陪他下棋闲谈,疏解寂寞。
今日纪王来时,见他眉间郁色未消,便笑道:“皇兄可是觉得下棋有些无趣了?”
梁帝摇头,沉默片刻,忽然问道:“你觉得景琰如何?”
纪王执棋的手微微一顿,抬眼看向梁帝。他虽素来以闲散示人,却并非糊涂之辈。沉吟一瞬,他缓缓道:“景琰,景琰仁孝德厚,赤诚忠勇,朝堂内外有目共睹,实乃皇子中的楷模。”
梁帝笑笑,“楷模,其实你知道他不是朕最优秀的儿子,不过景琰也有景琰的好处,他知道收敛,这一点跟景瑜是不一样的,这次来救驾,他赶到的时候,禁军差不多毫无战力。其实猎功已经在他的掌控之中,可是他呢,二话不说就交出了兵符,当时让朕很是意外,以为他会提点什么,至少也应该暗示点什么,可是他没有,你说他到底对东宫之位有没有兴趣?”
纪王屏息凝神,不敢接话。
梁帝意味深长道:“不要说景琰了,任何一个皇子,如果说他们对东宫之位没有想法的话,那肯定是假的,你不也是皇子吗?”
“不一样的,”纪王闻言惊恐,㤺忙起身,“他们是皇子,我是皇帝弟弟,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
梁帝摆摆手:“随口一问,何必惊慌。”
三日后,圣旨下,册立靖王萧景琰为皇太子,萧景琰正式成为大梁储君。
萧景琰跪在大殿之下,望着阶上龙椅,忽觉肩上重量千斤,这一步,小殊,走了十一年。
御书房内,檀香袅袅。梁帝将手中的奏折搁下,抬眼看向端坐的太子:“景琰,中书令柳澄的孙女,品貌端庄,才情出众,朕有意指给你做良娣,你以为如何?”
萧景琰闻言,眉峰几不可察地一蹙。他略作沉吟,郑重道:“儿臣斗胆,此事恐有不妥。”
梁帝眉梢微挑,似笑非笑:“哦?哪里不妥?”
萧景琰不急不缓地说道:“其一,柳家姑娘出身名门,若入东宫为良娣,难免有人议论她本该是正妃,如今屈居侧室,心中岂能无怨?侧室的家世才情皆压过太子妃,岂不是让太子妃难堪?”
梁帝眯了眯眼,指尖在案几上轻轻叩了两下:“你倒是替太子妃想得周全。”
萧景琰神色不变,继续道:“其二,柳家门第本就高于盛家,若柳氏日后诞下皇子,难保不会有人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外戚专权,历来是祸乱朝纲的根源,儿臣以为,应当从源头杜绝此患。”
梁帝目光微沉,似在思索。萧景琰见状,语气更加坚定:“后宫与朝堂,本就该界限分明。嫡庶有序,方能避免重蹈誉王兄的覆辙。”
梁帝沉默片刻,忽然笑了:“景琰,你倒是比朕想得长远。”他顿了顿,又意味深长地问道:“可盛家那丫头,当真能担得起太子妃之责?”
萧景琰目光坦然:“儿臣相信,有父皇和母后教导,如兰定能胜任。她心性单纯,如同一张白纸,反倒比那些心思复杂之人更适合。白纸好作画,总胜过已经沾染杂色的。”
梁帝盯着他看了许久,终于缓缓点头:“罢了,此事就依你。”
萧景琰微微垂首,又道:“父皇,既然柳家姑娘才貌双全,不如为她另择一门良缘,也好绝了柳中书的念想。”
梁帝闻言,忽然笑出了声,指着萧景琰道:“你这孩子,倒是会打算。”他摇了摇头,语气却带着几分赞赏,“行,朕会安排的。”
萧景琰唇角微扬,恭敬行礼:“谢父皇。”
知否娇憨嫡女俏陛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