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声说:"我会想念你们。"
这句话让其他三人都愣住了。肖墨墨的眼眶瞬间湿润,文浮夏扑过去抱住简繁,而谢星澜则揉了揉眼睛,假装是被阳光晃到了。
"我有东西给你们。"肖墨墨从包里拿出三个小盒子,"是...纪念品。"
盒子里是手工制作的星星挂坠,每个星星中心都嵌着一张小照片——谢星澜在篮球场上的英姿,文浮夏在舞台上的高光时刻,简繁在奥数竞赛领奖台上的呆滞表情。
"墨墨..."文浮夏的声音哽咽了,"你什么时候拍的这些?"
"一直都有拍。"肖墨墨低头摆弄着自己的挂坠,"只是...没给你们看过。"
谢星澜小心地把挂坠收进口袋:"我会一直带着。"
正当四人沉浸在感伤中时,天台的门再次打开。黄丽文老师站在那里,手里拿着一个纸箱。三年来,她的发髻依旧一丝不苟,眼镜后的目光依然锐利,但眼角的皱纹似乎更深了一些。
"就知道你们在这儿。"她走过来,把纸箱放在地上,"我有东西给你们。"
箱子里是四个文件夹,每个上面都写着一个名字。四人好奇地接过属于自己的那份,翻开第一页,都愣住了。
那是他们高一入学时的照片和评估报告。谢星澜的报告上写着:"叛逆倾向明显,但有强烈的正义感和领导潜力";文浮夏的是:"表现欲强,注意力分散,但具有罕见的共情能力和艺术天赋";简繁的评语是:"智力超群,社交能力欠缺,需引导情感表达";而肖墨墨的则是:"过度内向,自我评价低,但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未被发掘的创造力"。
"这是..."肖墨墨翻动着文件,里面详细记录了她三年来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挫折,甚至包括她偷偷投稿给校刊的诗。
"我的'特别关注名单'。"黄丽文难得地微笑,"每个老师都有几个特别关注的学生。你们是我的。"
文件一直更新到最近,最后一页是黄老师手写的毕业寄语。给谢星澜的那份写着:"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带着恐惧依然前行。你父亲会为你骄傲的。"
谢星澜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没有抬头。
"所以..."文浮夏翻看着自己的文件,"您一直都知道我们的...一切?"
"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发现和引导。"黄丽文推了推眼镜,"你们每个人都让我学到了很多。"
简繁的文件里夹着一张纸条——江城大学林默教授的联系方式。"如果对音乐认知研究感兴趣..."黄老师简短地解释。
最后,黄丽文从口袋里掏出四枚小小的校徽:"这是我带的第一届学生设计的,送给每个我认为'特别'的毕业生。"
四枚校徽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背面刻着同一句话:"教育是点燃火焰,而非填满容器。"
"谢谢您,老师。"肖墨墨轻声说,眼泪终于落下来。
黄丽文点点头,转身离开前停了一下:"对了,下个月校庆,我希望看到你们四个都回来。"
天台上又只剩下四人。阳光西斜,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我们约定吧,"文浮夏突然说,"不管以后在哪里,每年校庆日都回到这个天台。"
"同意。"简繁立刻回应。
"必须的。"谢星澜点头。
肖墨墨伸出手,掌心向上:"星星不散场。"
其他三人把手叠在上面:"友谊永不忘。"
夕阳西下,四个年轻人并肩走出校园。他们的步伐不再像三年前那样犹豫或莽撞,而是带着经历过风雨后的坚定和从容。校门口,他们将走向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大学,不同的人生道路。
但在某个看不见的地方,他们永远被一条无形的线连接着。就像夜空中相隔光年的星辰,看似独立,实则共享同一片宇宙。
肖墨墨回头看了一眼教学楼,某个窗口似乎有个熟悉的身影在目送他们。她微笑着转身,跟上朋友们的步伐。前方的路还很长,但此刻的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而她的手中,紧握着那枚小小的校徽,和三个星星挂坠中留下的最后一个——那是为她自己准备的,上面是四人去年春游时的合照,笑容灿烂,青春正好。
——————
还有一章,明天更
在学校的那些件小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