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阳光比江沉想象的更锋利。
他眯起眼睛,看着自己的作品《补光板》被悬挂在军械库展区最显眼的拱顶下。意大利语、英语、法语的解说词在耳边交织,像一群嗡嗡作响的蜜蜂。三天前双年展开幕时,他因为过度紧张躲进了储藏室,直到季燃举着手机灯光找到他。
"江先生?"带着德式口音的女声打断回忆,"我是柏林现代艺术馆的艾琳。"
江沉条件反射地后退半步,后背抵上冰凉的大理石柱。眼前银发女士的蓝眼睛让他想起解剖刀——太锋利,能剖开所有伪装。
"您的伤痕系列..."艾琳的指尖悬在画作前虚划,"让我想起基弗的铅板,但更...私人。"她突然改用生硬的中文,"痛与美,像针灸。"
季燃不知从哪里冒出来,胳膊上挂着两杯咖啡:"夫人,您该看看他未展出的新作。"他自然地站到江沉身前半步,挡住部分视线,"特别是用威尼斯霉斑创作的那组。"
江沉悄悄拽他衣角。那系列实验作品连策展人都没见过,季燃又在信口开河。但艾琳的眼睛亮了起来,她掏出名片:"明天下午三点,我的贡多拉。"
暴雨突至时,他们刚登上艾琳的黑色贡多拉。季燃把外套罩在江沉头上,自己的白衬衫瞬间被雨淋透。艾琳竟毫不在意,在雨幕中大声解说两岸建筑,仿佛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导览方式。
"看那座桥!"她突然指向一座小拱桥,"传说恋人在日落时分穿过桥洞,就能获得永恒之爱。"
季燃立刻站起来,船身剧烈摇晃:"我们现在就——"
"坐下!"江沉和船夫同时大喊。艾琳大笑起来,从皮包里抽出文件夹:"年轻人,先看看这个。"
文件上是「柏林驻留艺术家计划」的烫金标题。江沉盯着资助金额的数字反复确认——足够他和季燃在柏林生活两年。
"条件是,"雨点砸在艾琳的镜片上,"你要创作关于'可见与不可见伤痕'的新系列。"
季燃的呼吸明显加快了。江沉知道他在想什么——三周前收到的拒信,皇家艺术学院以"缺乏跨文化经验"为由婉拒了他的申请。
"我需要...考虑。"江沉的声音被雷声淹没。
回程时雨更大了。季燃突然把手机塞给他,屏幕上是刚录的视频:江沉谈论艺术时,眼睛在灰色雨幕中闪着琥珀色的光。
"看,"季燃咬他耳朵,"你身体里住着多少颗星星?"
狂欢节派对在海关大楼举行。江沉戴着全脸面具,躲在香槟塔后素描。季燃穿得像18世纪贵族,正在和一群策展人周旋。三天来,江沉的作品引起轰动,邀约和采访铺天盖地,而他的社交恐惧症也随之爆发。
"下面有请《补光板》的作者!"主持人的声音突然响起。
江沉僵在原地。聚光灯像探照灯般扫视,最终锁定在他身上。面具突然闷得无法呼吸,他扯松系带,听见季燃在人群中吹口哨。
暗燃:他画里藏着十年的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