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的拇指悬在手机屏幕上,小亮的消息还停在“李华今天在协会例会上提了个新提案,说是要...”。
凌晨五点的晨光透过窗帘缝隙,在他眼下的青黑里割出一道白痕。
他突然想起三天前李华助理递来的“下架建议书”,对方递文件时指甲盖泛着冷白的光——和李华办公室那盏冷光灯一个颜色。
“限制创作自由?”他对着空气嗤笑一声,指节抵着太阳穴。
系统面板在视网膜上跳动,“职场模拟器”的正向情绪能量刚涨回87%,可李华这一刀,分明要戳破他刚补好的网。
手机在掌心震动,是小张发来的语音:“林哥,我按你说的把上周调解会议冲突的经过整理好了,需要我录视频吗?”实习生的照片还在聊天框里,男孩修打印机时扬起的笑刺得林羽眼睛发酸。
他突然想起系统里那些被标记的“转折点”——某个玩家在游戏里学了沟通技巧后,真的在现实里化解了和同事的矛盾;另一个总被孤立的新人,跟着游戏任务给邻座带了杯奶茶,现在成了部门团建固定K歌搭档。
“这些不是数据,是活的。”林羽敲下一行代码注释,手指在键盘上敲出急雨般的节奏。
他调出“玩家行为图谱”,筛选出37个标注着“现实关系改善”的案例,逐个拨打视频请求。
第一个接通的是穿格子衬衫的程序员,屏幕里他抓了抓乱发:“林老师,我老婆说我最近回家不骂甲方了,昨天还主动帮对桌修了电脑——这事儿能算证据不?”
小亮的消息弹进来:“短片脚本好了,用实习生修打印机的镜头做开头,配旁白‘游戏教我的不是整蛊,是怎么让对方看见我’。”林羽盯着脚本最后一行“听证会现场连线”,突然抓起外套冲出门。
楼下便利店的玻璃上还凝着晨露,他买了杯热咖啡,看蒸汽模糊了手机屏幕上的日历——三天后,听证会。
听证会当天,林羽的皮鞋跟敲在协会礼堂的大理石地面上,回声撞着水晶吊灯。
李华坐在长桌另一侧,藏青西装熨得没有半道褶子,看见他进来时,指尖在提案文件上点了两下,像在敲一面战鼓。
台下坐满了游戏公司代表、媒体记者,还有几个举着“支持自由创作”牌子的独立开发者——小亮混在人群里冲他比了个OK手势。
“林先生的‘整蛊办公室模拟器’,本质是将职场矛盾娱乐化。”李华的声音像冰锥,“数据显示,下载过该游戏的玩家,职场纠纷上报率提升了23%。”他推过来一份文件,封皮印着“行业协会数据中心”的红章。
林羽的指节在桌下攥紧。
他早查过所谓“数据中心”——李华的表弟是负责人。
但当他调出系统后台时,屏幕上的曲线让他瞳孔微缩:那条飙升的纠纷曲线下,所有数据点都来自17个IP地址,每个账号注册时间相隔不超过3分钟,头像是同一张模糊的风景图。
“这些账号在‘职场模拟器’上线前,就曾在论坛批量发布‘打工人必须学会报复’的极端言论。”林羽点开另一个窗口,“系统监测到异常行为后,已自动标记为‘恶意扰动账户’。”台下传来抽气声,李华的喉结动了动,耳尖泛起不自然的红。
“那这张照片呢?”李华突然拍桌站起,投影仪的光“唰”地打在大屏幕上。
画面里是个模糊的身影,站在教学楼走廊,手里举着个指甲盖大小的设备——和“恐怖校园探险模拟器”里的“整蛊视角摄像头”一模一样。
林羽的太阳穴突突跳着。
他想起刘老师凌晨的电话,想起三天前监控里的鸭舌帽男子——原来李华早布好了局。
台下的议论声像涨潮的海水,他听见小亮在人群里喊:“这照片连人脸都看不清!”可李华的助理已经把照片复印件传到记者手里,闪光灯此起彼伏,像一群扑火的飞虫。
散场时,夕阳把礼堂的彩绘玻璃染成血色。
林羽站在台阶上,手机突然震动。
屏幕亮起一张照片:穿白衬衫的女孩站在教学楼后,仰头盯着墙角——那里有个指甲盖大小的黑点,在暮色里泛着冷光。
备注是“小丽”,他不认识这个名字,但照片里的摄像头,和大屏幕上的那个,一模一样。
游戏天才基本法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